而此时江思明起兵的绵竹也被张任攻占,两支兵马居然同时失去了江思明部的踪迹。
中平五年(188年)深秋,绵竹守将得到了一封奇怪的信。
并不是新信怪,而是送信的人奇怪,一个骑着大花豹的少年。
但当张任读完那封信之后,便立即下令紧闭绵竹城门,并在绵竹城与涪县之间的险要之处设立了六座军寨。
绵竹城城楼之上,副将吴班对张任道:“将军,不过是一孩童书信,我等如此行事,会不会冒犯到大将军,反而给主公招致祸端呐。”
张任蹙眉道:“大将军麾下兵多将广,士卒悍勇。若其真心助吾主平定江思明部的叛乱,本将自当向大将军负荆请罪!”
“若是他有吞并益州之心,本将则为主公拒之!”
那封信自然是江思明的手笔,送行的则是江思明的“小舅子”孙离。
信中自然也没有什么好话,自然是将杨陵的险恶用心说的个遍,并将张松、法正勾结杨陵的事情掀了个底掉。
张任一边安排军士设立军寨层层布防阻击杨陵军南下,一边派遣使者将信送到了成都刘璋手中。
刘璋也是耿直的孩子,拿到信之后怒不可遏,居然直接将张松叫到跟前痛骂了一通。
张松辩才无双,才思敏捷,细细一听便察觉到了信中的漏洞。
张松匍匐在地,痛哭道:“主公,冤枉啊!法正是何人,松委实不知啊!”
“主公不信,可传唤蜀中益州各级官员询问,松何曾有过姓法的好友?”
“还说什么松过目不忘,还给大将军献西川地图,说的神乎其神如演义话本一般,蜀中小儿都不会相信呐。”
刘璋确实未听过益州有叫法正的名士,又见张松哭的如此伤心,顿时心就有些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