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开山之作

我是赶紧一把扶住了赵季柳。

“赵爷,咱不兴这一套啊!这幅画也是纯属巧合!能够画归故里,说明你柳桥该当兴旺发达了,我只是起个桥梁作用而已。”

我这话说的,在座众人无不竖起大拇指,都觉得我说的好。

赵氏叔侄更是感激不已的。

赵季柳说这幅画他要供奉在他赵氏祠堂里,甚至他还有个想法要收集他柳桥早年间卖出去的书画,要在这柳桥开一间小博物馆,专门展出他柳桥的临古作品。

我心想你这个想法自然是美好的,但是实施起来就难了。

要知道,你柳桥出去的作品现在要么被博物馆藏着,要么被大藏家收着,谁知道是柳桥的。

我和小武就在这新柳桥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要回金陵。

赵氏叔侄三人亲自送我们,赵季柳看着我皱眉追问。

“九爷,我昨晚的说法,您请回去慎重考虑,我等您答复。”

我轻轻摇头,微微笑道,“赵爷,我昨晚说的很清楚了,我梅溪不会再回到十几年前了,时代不同了,我们不准备再靠做旧为生了!”

赵季柳听的不禁摇头,略微失望,“没事,您回去慢慢想,万一哪天改变主意了,我们随时可以联手合作的。南梅溪北柳桥,我们一旦联合,定然能够弄断国内高端做旧市场的。”

我笑了笑没再应话。

昨天晚间,柳桥请来的客人散场之后,这叔侄三人是单独请我和小武家宴。

饭后喝茶,赵季柳就跟我提起了南北合作的事。

他说他柳桥如今还姓回归,西北片区的大古董商是闻风而动,很多人尤其是京都和长安的,都纷纷跟他联系,寻求订制古画。

“你看今天来的这些人,很多都是来跟我们柳桥谈合作的。洛城画社数百上千家,但能叫柳桥的唯有我一家。”

我说这是好事,要恭喜你们柳桥。

但是他提议我们南北联合,打造整个做旧产业链,把书画、瓷器、金石等等古董的全类都涵盖进去。

赵季柳以前给我的印象就是话不多,有点默默无闻,甚至不善交际的感觉。

当然,那时候他叫宋元中,需要隐姓埋名。

而如今他叫赵季柳,不需要掩藏什么了。

也许现在才是他真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