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是有一眼的东西,则会开口问问题了。

比如,问一句老板贵姓。

问人贵姓,这在古董店,基本上就说明了老板看上了你的东西,要跟你细看细谈了。

“免贵姓李。”

“李老板!”我是随口喊了一句,然后从锦盒里拿起那青花碗仔细瞧了起来。

这是一只明宣德的青花碗。

明宣德青花内花果纹外菊瓣纹大碗

确切一点是:明宣德青花内花果纹外菊瓣纹大碗

碗的底部,“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碗造型端庄丰盈,微敞口,深弧腹内敛,下承圈足,足墙外撇。

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略泛青。

内外壁皆以青花为饰,外壁口沿环饰海水纹一周。

腹壁装饰双层莲瓣纹,上下交错各32瓣,呈放射状排列,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别有情趣。

内口沿绘回纹一周,下承六组缠枝西番莲纹,枝蔓缠绵,柔美舒畅。

碗心青花双圈内饰折枝石榴纹。青花发色浓艳,蓝中带紫。

其实这只碗呢,从造型上看是典型的永宣时期的鸡心碗。

这种明朝永宣时期的鸡心碗,如此品相,其实在市面上还是较为罕见的。

但是呢,这碗属于宣德晚期的,青花用料不是苏麻离青,国产料。

所以,按市场价去估,这只青花碗上不了大价钱。

但也不少,大概能上到350万左右。

可关键是,这碗是真的么?

我仔细研究了一会,暂且是没看出哪里有问题。

不过呢,让我感到奇怪的是,这碗的底部竟然留着三角形的凹坑。

这个凹坑我是一眼就看出是怎么回事。

还记得我的那对宋钧瓷水仙盆请人家港岛的鉴定机构过来取样检测么?

就会在瓷器底部留下类似的凹坑。

只不过,我的那对水仙盆是取圆柱样,留下的是个孔。

而眼前这件青花碗,取的是块三角形样品,所以留下来了一个三角形凹坑。

三角形取样是港岛中文大学中科古物实验室早期取样的特点,最近几年技术进步了,变成了一个小孔。

这也说明,这件青花碗是好几年前送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