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朱棣的次子。
他带领援兵前来帮忙,这无疑是雪中送炭。朱棣恨不得把这小子抱起来亲一顿。他对朱高煦说:“努力罢!世子(朱棣长子朱高炽)常常生病啊。”
在朱高煦看来,朱棣的这句话相当暧昧:什么意思,这是想让我当太子吗?!朱高煦顿时像打了鸡血似的兴奋无比,他率军全力攻打盛庸,本来盛庸和朱棣两军就都损失惨重了,朱高煦过来横插一脚,盛庸顿时溃败。
【燕军遂于六月初三日自瓜洲渡江,并再次击败退守此地的盛庸。盛庸无计可施,终于投降。六月初六日,燕军至镇江,守将率城投降。】
好了,另一块心病盛庸也解决了。
六月初八,燕军驻扎于龙潭。龙潭离京城的距离,是三十公里。
朱允炆心如死灰,他终于看清了自己的未来:被赶下皇位,然后要杀要剐都听朱棣的。但他还想最后抵抗一下,于是再次问了他的智囊方孝孺。
此时的朝廷一片混乱,有人觉得朱允炆应该离开京城,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方孝孺坚决反对,他表示京城还有二十万守军,应该死守。
话临了,方孝孺竟然还加了一句:即使真战败,国君为社稷而死,也是理所应当的。
然后方孝孺又表示,可以再和朱棣谈判。
【于是六月初九,朱允炆派李景隆、茹瑺等见朱棣,再次谈判。】
【六月初十,遣谷王朱橞、安王朱楹等第三次前往谈判】
朱棣依旧是礼貌接待,然后一顿敷衍把他们打发走。
朱允炆失望极了,他认为谈判除了拖延时间以外,一点用都没有。
其实还是有用的,而且作用不小,遗憾的是,是对朱棣来讲。
朱允炆不逃跑的主要原因其实很简单,京城毕竟是京城,防备是牢固的。
你朱棣连个济南都啃不下来,你要啃京城?
朱棣表示,是的。
而且实际上,我压根不用啃。
在燕军抵达金陵后,负责守卫金川门的朱橞和李景隆看见了朱棣的旗帜。
然后,他们打开了城门。
朱棣就此入主京城,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最终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