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不如疏,鲧从出发点就开始走错了路,而他也是看在眼里。同时不止一次的劝解父亲。
然而鲧却总是一意孤行,认为大禹说的只不过是小孩子的戏言罢了。
想到这里,大禹睁开双目,满脸郑重的承诺道。
“洪水倒灌乃我父亲之责,禹明白其中利害,自然不会重蹈覆辙。”
听着大禹不卑不亢的回话,舜面露满意之色。
“好!”
“那么此次治水之任便交于你手,望你能够对得起你那九泉之下的父亲。”
大禹拱手领命,转身离去,看着大禹的背影,舜不由得为之感到期待。
同时,在舜的耳旁,也响起了少昊那肯定的话语。
“我相信,大禹一定会成功。”
舜嘴角勾起,附和的点了点头:“同为天命之人,我也相信他一定可以做到。”
另一边,回到家中的大禹,直接告别了妻子,连夜轻装简从的赶往了洪水泛滥之处。
同行,身边还存在着一位熟悉的身影,那便是担任过天皇之师的青玄。
一身实力早已达到混元金仙中期,带着大禹不出几息便已经来到了目的地。
当到达之后,大禹没有过多休息,而是马不停蹄的丈量地形,划分水道。
接下来的日子,也就是逢山开山,傍水开路,以求梳理水道,引激流洪水涌入海洋,从而治理此次的洪水大祸。
为此大禹也是绞尽脑汁,不敢怠慢半分,手持青玄所赐的开山斧和量海尺,一丝不苟的忙碌着治水之事。
就在大禹治理洪水之际,远在都城中的舜,也开始了自己的一些政策。
由于洪水在前,舜心中自然迫不及待的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首先实行了巡视天地,走遍了人族的每一处,从中不仅知道了民间需要什么,更是变相的做到了考察诸侯。
之后便是推行五典之教,从而炼化了一些落后的部落文明。
而五典之教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