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也的确出现了冗官。
但李彦认为,大宋出现冗官,地方权力切割并非主因。
因为大明几乎沿用了大宋对地方权力的切割之法,大明并未造成冗官。
小主,
“尽量收敛住即可,还不会因为一个转运使,就造成冗官。朕知道国库紧张,你不想扩充官员编制,但我们与魏国的战争才刚刚开始。魏军正在重新部署,魏国朝堂现在正在争议是否还要南下,我军后勤压力更大。”
“而且,战争时期,朝廷需要提高对天下资源的调度效率。转运使就是朝廷伸到地方上的手,需要合理地调度地方财力为朝廷所用。仅仅靠盐引法,远远不够!”
例如接下来扩充军备,需要大量铁!
目前夏军的披甲率是40%,李彦打算直接提到100%。
这就需要庞大的铁矿资源。
例如火药的继续投入,需要大量的硝石。
这些都需要调度。
“是,陛下考虑的总是周全,臣自愧不如。”
“苏常的新税政草拟了吗?”
公孙赞取出奏疏呈递上去,道:“已经草拟完,不过在草拟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什么问题?”
“这件事不知谁走漏了风声,传出去后,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官员强烈反对。”
“他们当然要反对,因为他们有很多田。”
李彦笑起来了,他觉得这件事越来越有意思。
现在是多事之秋,苏常叛乱,魏国今年是否有南下的打算,暂且不明。
现在又要推出了这么个新政。
再就是秦、宋、徐三州都被打废了一半,需要大量的物资增援。
总之,有堆积成山岳一样的事情在等着李彦来处理。
“反对的意见非常大,人非常多。”
“不必担心,要习惯,因为接下来一系列的新政,他们不但会反对,还会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