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鱼已上钩。
难道还要他继续挂饵吗?
当然不可能。
回府路上。
朱启煊按捺住激愤不平的心绪。
问张书达道:“特使大人,如今困难已解,下一步该如何做?”
“如何做?”张书达一脸莫名地看着他,“当然是去继续拉人!”
“啊…?这…”朱启煊不解,“再拉人,不会有问题吗?”
“自古以来,大事皆以密成,若招揽太多人手,恐怕难以保密啊。”
“特使大人不妨再深思熟虑下?”
这是朱启煊真实的想法。
他是真不想这位特使继续拉人。
一方面,的确有泄密的风险。
另一方面,再拉人进来,他的地位岂不是要更加被挤占?
到时英王殿下人满为患,哪里还会有他朱启煊的位置?
但他没想到的是。
张书达听了此话,反倒面色古怪地看着他,反问道:
“你该不会以为,刺驾大事,仅凭你们这些人就能做吧?”
“后续弹压祸乱,收拾残局,都要不少的人手。”
“英王殿下基本盘都在西南,赶来梁都需要不少时间,自然要先借本地世家之手,扫平乱象。”
“至于问题……”
张书达上下看了朱启煊一眼,好笑道:
“朱侍郎先前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上门求人,该泄露的早就泄露了,还怕这些?”
此话一出,朱启煊顿时汗颜无比。
经过这位特使的提醒,他才意识到自己先前作为有多鲁莽。
也就是找上去的那些人没有心向皇帝小贼的了。
不然,这会儿的他早就被东厂查水表了!
哪还能像现在这么自在?
朱启煊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脑子或许不那么好使。
便不再多言。
只对张书达拱手道:“是下官愚笨。”
“接下来一应事务,尽听特使大人吩咐了。”
张书达点了点头。
不以为意。
他从来没对朱启煊的脑子有过指望。
解释也只是随口而言。
接下来一连好些天。
张书达都带着朱启煊到处上门拜访。
南郡沈氏、东海赵氏、荆江何氏等等等等。
这些世家大族们,原先因为各种原因将朱启煊拒之门外。
一见到纯金制成的英王令牌。
就像见到了金银的妓子一样,纷纷敞开了怀抱。
不但同意见面。
还主动地出谋划策,为刺驾计划增添细节。
原因无他。
全是英王这块金字招牌起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