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乌鸦与天鹅

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五月,在陆秀夫与江万载等人的拥戴下,益王赵昰于福州即位,是为宋端宗。

由于赵昰年龄太小,于是众人共推杨太妃垂帘听政,并将陈宜中、张世杰、文天祥、苏刘义(苏轼的第八传孙,张世杰的女婿)等人尽皆召回朝中,共谋复国之事。

七月,文天祥以右丞相、同知都督一职出任江南西路,前往汀州(今福建长汀)招募士兵。

十月,蒙古内部突然爆发了一件惊天大事,远在西北平乱的大将昔里吉(蒙哥第四子)因为觉得给养分配不公,竟突然发动叛乱,将亲王那木罕(忽必烈第四子)与丞相安童劫持,同时为了对抗忽必烈接下来的进攻,将那木罕送往金帐汗国,交给忙哥帖木儿(拔都之孙)处置,将安童送给了窝阔台汗国的海都(窝阔台之孙)。

于是忽必烈下旨召回伯颜、阿术等沙场老将带领元军主力回大都商议解决办法,又命剩余南征军分为两支,一支由塔出、吕师夔率领进攻广东;另一支由唆都、董文柄率领,由浙东进入福建,分道追击南宋残部;文天祥率军抵抗,并在血战一月后攻取宁都、雩都二城(均位于今江西赣州境内),但随即便又被元军夺了回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十一月,唆都所率的元军攻下了邵武(今福建邵武),距离福州仅有不到六百里的距离,就在这火烧眉毛的关头,本就已经苟延残喘的宋廷内部竟然又发生了内斗。

由于是陆秀夫带头拥立赵昰称帝,所以在陈宜中应诏返回朝廷后,最开始还算比较尊敬陆秀夫,虽然论官职陈宜中比陆秀夫高,但是无论遇到了什么问题,陈宜中都会征求一下陆秀夫的意见,陆秀夫也全心全意辅佐他处理政务。

但二人的蜜月期仅仅只维持了几个月便宣告破裂,在一次议事之时二人产生了矛盾,陈宜中竟指使言官上奏弹劾了陆秀夫,而垂帘听政的杨太妃之前就听谢道清说过陈宜中颇有能力,所以对陈宜中的话有着盲目的信任,于是便将陆秀夫罢免,让陈宜中独自理政。

张世杰闻讯十分生气,随即便找到了陈宜中,责备他说:“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窝里斗?”

此时的军权基本都掌握在张世杰的手中,他的一番话陈宜中自然要好好斟酌一下,于是没过多久,他又将陆秀夫召回朝中,不过并未让其重新进入核心层。

但元军已经再次打到了脸上,以南宋流亡朝廷的实力,打是肯定打不过的。

可逃又无处可逃,沿海地区一共就这么大地方,再逃又能逃到哪去?

总不能下海当海盗去吧?

哎!

下海?

是个好主意!

十一月中旬,陈宜中和张世杰等人带着小皇帝赵昰、卫王赵昺(之前是广王,赵昰即位后封为卫王)弃福州而逃,沿着大海一路漂泊而下,准备跑到泉州重新建都。

之所以去泉州,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首先,泉州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城市,物资储备非常充足,意大利着名航海家马可·波罗曾在他的传记中记载道:“刺桐港是世界最大港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

其次,在福州不可守之后,泉州就成了皇室宗亲最多的城市之一,这是因为在北宋灭亡之后,大批因为血缘关系比较疏远而未被金人掳走的皇室总亲们纷纷南逃,不过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们担心哪天再有外敌发动灭国之战,再次掳走他们这些皇室宗亲,为了更好的逃跑,他们纷纷选择了海运比较发达的福州和泉州落脚。

为了更加有效的管理这些宗室成员,南宋朝廷也在这两地建立了宗正司,经过了上百年的繁衍生息,此时在泉州城内的皇室宗亲足有近万人。

可就在他们还没到泉州时变故又生,担任泉州提举市舶使的蒲寿庚此时已经降元,听说张世杰等人带幼帝前来,觉得他们是别有用心,于是便不想接纳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