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四大弊病

但战争一旦爆发,情况就会变得更加紧张,因为打仗是很费钱的,不仅是人吃马嚼的粮食,还是战时增发的饷银,亦或者是伤亡将士的抚恤,都是要花钱的,可国内现在正在遭灾,国库里收上来的钱连救济灾民都不够,哪有钱去打仗?

没办法,只能让百姓们忍一忍,从牙缝里再挤点钱交税了,毕竟打仗也是为了保家卫国,让百姓不受外敌的骚扰。

但打仗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结束的,经常一打就是好几年甚至几十年,渐渐地,这本来是临时征收的税变成了年年收,逐渐成为了一个固定的税。

终于,士大夫们不愿意继续再打下去了,毕竟天下的大部分财富都掌握在他们手里,持续多年的战争让他们所蓄养的商队无法进行对外贸易,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但战争岂是你想打就打,不想打就不打的?

当然不打也可以,边境线上成千上万的敌军正拿着大刀千里迢迢来跟邻居友好切磋,长途跋涉所耗费的钱粮可是个天文数字,现在你不想打了,可得赔偿我们的损失。

于是岁贡就又产生了。

但国库已经彻底没钱了,拿什么来赔偿?

没办法了,只能再加收点税了。

据不完全统计,南宋时期,百姓们除了要缴纳正常的夏、秋二税,身丁钱米,以及要服的差役之外,还要缴纳总制钱、田契钱、版账钱、卖纸钱、折估钱、免行钱、称提钱、月椿钱、纳醋钱等七十余种名目的赋税。

甚至老百姓若是想要打官司,连续两次败诉也要罚钱,你以为胜了就没事了?不不不,打赢了的也要缴纳欢喜钱。

小主,

即便如此,朝廷仍然觉得钱不够用,于是大量发行纸币,号称“交子”,南宋时称之为“会子”。

但我们都知道,发行纸币的基础是金、银本位制,也就是以金、银的总量为基础来发行与之价值同等的纸币,这些金、银的总量应当是库存总量与市面流通总量之和,而纸币本身其实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但为了迅速充盈国库,南宋朝廷以每年印发一次会子的速度滥发纸币,却没有任何的金银储备来保证纸币的价值,这就导致了会子的价值不断贬低,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通货膨胀。

可面对这样的情况,南宋朝廷不仅没有进行调控,反而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政策来应对,他们在发行新一代的会子之后,会以官方的名义发布声明,规定多少旧会子可以换新会子,从而达到继续敛财的目的。

在这种陈陈相因之下,会子的发行数变得越来越多,百姓手里的会子也在不断贬值,购买力越来越低。

可即便如此也就罢了,缺德的南宋朝廷在收税之时竟然拒收会子,这就逼迫百姓不得不再将会子换成金银,可价值却早已大打折扣,原本价值十两的纸币,往往连一两的白银都换不到,完全不够交税所用。

就在此时,官府又发明了一种新花招,他们允许百姓向官府预借来年的税收用来填补今年要交的税,有些地方甚至已经让百姓预借了将来六年的赋税。

可官府是什么人说了算呢?

自然是士大夫阶级。

他们以官府的影响力让百姓们预借税收,然后自己出钱替他们交税。

但士大夫们这么做可不是体恤百姓,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以纳粮为例,他们在替百姓交税时,用的是正常计量的小斗,而在百姓们偿还之时,却改用增大了三倍的斗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