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气得不行,表面还要保持笑脸。

赵佶觉得赵桓此举就是在故意给他下马威,这是在故意打压他的威望。

分明就是不用心,甚至就没有一丝真心,还扯出这么多的理由。

“对了,之前吾儿出诏,诛杀六贼,为父知道你刚刚登基,需要稳固民心,以杀人立威,也是万般无奈之举。”

赵佶沉声说道:“如今六位大臣已经被你诛杀三位,蔡京在京的儿子也都已经被诛,便到此为止吧!”

“当年太祖皇帝登基以后,曾立下誓言,凡我皇族,一不杀士大夫,二不杀进言之官。”

“虽说吾儿如今违抗了太祖之令,但那也是事急从权,情有可原。”

“然,如今危机解除,便不可再继续违背太祖誓言了。”

赵佶这话,又是温和劝说,又是搬出来太祖皇帝做胁迫,就是想要让赵桓自食其言,放过六贼剩下的三个。

一旦赵桓真的这么做了,那对于他的威信是很大的打击。

诛杀六贼的诏书早就出了,百姓也都拍手叫好纷纷庆贺。

本来六个只杀了三个,百姓们就有点失望。

现在他们正翘首以盼等着召唤诛杀更可恶的蔡京和童贯。

好不容易等到这两个恶贼回京,若是赵桓不杀了,可想而知百姓会有多失望,会怎么看赵桓这个说得出却做不到的皇帝。

百姓本来也没有期待过什么,是赵桓自己给出了承诺。

所以百姓天天盼望着,期待着。

若是结果等来了食言,那他们还能继续相信赵桓吗?

当初对赵桓的夸奖有多高,心里失望之后,就能对他的骂声有多深。

百姓可不管那么多,他们只知道赵桓是皇帝,是整个大宋天下最有权力的人。

他们不相信皇帝想要杀三个奸贼,还能杀不了。

他们只会认为这是赵桓对蔡京和童贯三人的包庇,是赵桓这个皇帝不愿意杀这三个奸贼了。

赵桓心中气愤不已,这才刚回来,还没进汴梁城的大门就开始给他下套了。

用不用这般着急?

他不信,自己这个活爹不知道让他放过三贼,会对他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