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的这个“儿臣”还有另外一种意思。
那就是臣服。
与上一个意思截然不同的臣服。
意思就是赵桓愿意称臣,恢复之前,让太上皇赵佶重新执政。
赵佶看着赵桓,眼神越发深邃。
一时之间,他竟然有些看不懂自己这个儿子了。
一句话,两个极端的意思。
赵佶不论怎么想都有风险。
万一赵桓是第一个意思,他错当成第二个,那就是在激化父子矛盾。
而且若是他真的当真了,做出什么举动,那这就是活脱脱的把柄递到了赵桓手上,让他来对付自己。
可若赵桓是第二个意思,他当成第一个,那岂不是错失良机?
赵佶仔细盯着赵桓的脸,企图从赵桓的神色上分析出端倪来。
赵桓脸上挂着淡淡的笑脸,让人看不出喜怒,既看不出疏离试探之意,又看不出真诚坦荡之感。
赵佶心中微冷,他当初选择赵桓上位,除了对赵桓不宠爱,想要让他背锅之外,就是觉得赵桓并不如郓王那般聪慧,容易被他拿捏。
没想到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赵桓这个儿子竟然有这么大的变化。
别说拿捏了,赵佶甚至都感觉自己连赵桓的心思都看不透。
这种脱离自己掌控的感觉,让赵佶心中很不舒服。
不过,如今情况不明,他不好发作。
赵桓说道:“父皇,您一路而来也辛苦了,儿臣已经命人在宫中设下家宴了,为您接风洗尘。”
“本来父皇为国祈福归来,儿臣应当大设宴席恭迎父皇,奈何如今国库紧张,连将士们的军饷都发不出来,所以不能为父皇大操大办,只能设下家宴,还请父皇恕罪。”
赵桓这话一出,轮到赵佶脸色僵硬了。
家宴就家宴,说什么国库空虚?
说什么将士们军饷都发不出来?
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是在暗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