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宫廷风云,皇子们的骑术较量与父皇的教诲

在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皇宫内院的草地上,一场关于骑术的较量正在激烈进行。

年轻的皇子们策马奔腾,争先恐后,试图在父皇面前展示自己的骑术。

然而,当裁判宣布结果时,十岁的刘文却显得异常不满,他大声抗议:“明明是我第一!”

他的父皇,那位威严的天子,挥手制止了他的吵闹,转而向一旁的金日碑投去询问的目光。

“你是匈奴人,自幼长于马背,在你看来,这几个孩子谁骑得最好?”

金日碑,这位生性诚实的匈奴人,面对天子的询问,毫不犹豫地回答:“陛下,太子殿下骑得最好。”

“为何如此?”天子继续追问。

金日碑恭敬地回答:“回陛下,太子殿下全程很少加鞭,而三殿下和四殿下都是不断鞭马。

由此可知,太子殿下更加爱惜马匹,与马匹的融合也更为和谐。

不知陛下是否注意到,太子殿下的马在最后猛冲了一下,显然是与主人心意相通。”

刘文听到这里,怒火中烧,向金日碑斥责道:“你一个匈奴人胡说什么?

你还以为自己是休屠王的太子啊?你现在是我们的俘虏,不过是养马的奴隶而已!”

天子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他严厉地教训刘旦:“匈奴人怎么了?人家说得有道理,你有什么不服气的?”

刘文虽然低下了头,但显然心里并没有服气。

天子继续说道:“如果华夏人都像你这样心胸狭窄,如何能够归化天下、协和万邦?”说着,他又转向金日碑,“匈奴人,你说是不是?”

金日碑虽然不会说谎,但也知道此时此刻关系重大,他必须万分小心。

于是,他谨慎地选择了一句最好听的实话作为回答:“陛下,骠骑将军在河西并没有掠杀我们的妇孺,所做所为与匈奴兵完全不同!

归降之后,我们很多匈奴人对华夏的文明教化,都是真心钦服的。”

这个回答虽然简短,却既赞美了华夏的文明教化,又赞美了天子总是挂在嘴边的骠骑将军,显然很合天子的胃口。

天子的脸上露出了显而易见的满意之色,瞪了自己的三儿子一眼,“听明白了吗?下去好好反思反思!”

午后的阳光渐渐变得柔和,天子因为连日来的忧劳交加,感到有些乏倦,便自己去附近的宫室中小睡一会儿。

孩子们则留下来,继续在草地上随意玩耍,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在幽静的庭院之中,刘文与刘同兄弟二人,心怀不轨,暗中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