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回道:“诺,老臣遵旨。”

胡亥惋惜地道:“惜乎,此等大事,须经实验验证,否则遽然普及天下,明年之收成恐更可观矣。然亦不必急于一时。”

“此老爷子不死,天下便无人敢起刺也。”

年初四月下旬之际,胡亥正身处寝宫之中。

胡亥暗自慨叹:“不知不觉间,我来到此时代已然过去大半年之久啊。”

在他的作用之下,这个世界已然有了不小的改变。

如今的大秦,更具蓬勃之态,单从官场的变化便能清晰看出,贪污腐败之徒已然少了许多。

并且,历经抄家之举,国库之中已然足足有了七八百万金之多,再加之粮仓充裕。

就在此时,传来宦官的声音:“公子,该用膳啦。”

胡亥回应道:“我必须坚持!至多十年!”接着又喃喃自语:“一定要获取到应有的调料!”轻叹一声后,他言道:“呈上来吧!”

宦官禀告说:“公子,您所交代之事,已有些许进展。您要寻找的铁匠,皆已找到,并且他们已依照您的吩咐,正在学习炒钢法。只是您下令邀请的那几人,到如今仅有一人传来了消息。”

胡亥赶忙询问:“哦?是哪一个?”

宦官回答:“是那个叫萧何的主吏掾。”

胡亥又问:“哦?有何消息?”

宦官答道:“他言说是感念公子的知遇之恩,待安顿好家人,便会前来咸阳。”

胡亥点头:“那便好。”

胡亥继续追问:“那其他那些人呢?”

宦官回复:“韩信此人,尚未寻得,其漂母言称他恰好出去游历了。至于张良,此人则毫无踪迹可寻。”

胡亥心中思忖:“原来如此。”而后自语道:“未曾想到汉初三杰竟找到了萧何。”又转念一想:“不过也罢,萧何乃是处理后勤事务的能者,于政务之上亦是一把好手。”

胡亥继续询问:“那我所着的农桑之术呢?”

宦官回话:“陛下已下令在咸阳周边采用公子您的办法。上旬种下之后,如今已初现成效。”

胡亥追问:“民间作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