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汤小米的报告依旧没让他失望,七月份的时候,《浦江经济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报告标题及配图,并用完整的两个版面刊载了这篇题为《花艳清溪景不败——花溪镇民营经济发展纪实》的报告文学,
与交给任教授的那份报告不同的是,这篇报告文学聚焦在“民营经济发展”这一个点上,通过对筛选出来的五家重点企业的全方面走访,来反应花溪镇全镇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文中采用了大量的纪实手法,通过数据、人物访谈及叙事手段,将人、企业、行政单位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变革层层推进,达到了丰富地阅读层次,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对中国乡镇的影响。
这篇报告文字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同时何志彬、楚如白、叶琳瑶三人的名字也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与《浦江经济报》的三次合作都很成功,汤小米更是认定了这个人与报社的关系,他甚至鼓动主篇出面,与新闻学院的领导对接,以确保这三个人才在毕业后不会外流。
小主,
在校外如此,校内也同样,三个人的名字凭借着这篇报告文学以及交给任教授的那份社调报告快速被师生们识记, 一时间,他们成了不同年级的学长及学弟、学妹们学习的榜样。
这个暑假,何志彬改变了原有计划,放弃去荆山做二次采访的机会,但是他没有忘记去年对其他同学的承诺,依旧帮助那些想走进荆山的同学们联络南漳的相关单位,并委托学生会的同学牵头组织前往。经过整个学期的社调与写作,何志彬觉得自己这个时期最应该做三件事情,第一,陪叶琳瑶好好谈这场恋爱,去她想去的地方;第二,在图书馆看书,把这个学期落下的知识补齐、夯实;第三,时常去探望郑霜和秦大东,为他们的爱情助力,至于楚如白,他给了一个建议,建议采纳自己的第一点,去武汉或是回襄樊陪叶清灵好好谈场朝夕相对的恋爱,等新的学年开学,再一起并肩作战,挑战下一个课题。
楚如白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一放假就去了武汉,让叶清灵很是意外。同时,他还受何志彬的委托同郑雨一道回襄樊,同样把第一条建议传递给郑雨。
叶琳瑶的想法很简单,她想用这个假期把浙江的几处景点全部浏览一遍。去湖州游太湖、西塘;去嘉兴泛舟南湖、游乌镇;去杭州西湖看三潭映月、登六和塔赏钱塘美景、灵隐寺听经打坐;去绍兴观越剧、乘乌篷船;去宁波食汤圆、登天一阁;去舟山吃海鲜、拜谒观音;去台州石塘观日、临海怀古;去温州雁荡山观瀑、楠溪江听风……
这些景点一直也是何志彬心之所往的地方,不过,在与叶琳瑶出发之前,他还需要去办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去杨树浦路找郑霜和秦大东。他们刚到上海的那次聚会过于匆忙,很多话还没来得及交待就转身投入到社调中,何志彬觉得有些辜负了郑雨的重托,作为“何二哥”,他必须做出弥补。
郑霜见到何志彬自然是喜出望外地,她和秦大东马上向厂里请了假,同何志彬他们一起又回到五角场。何志彬和叶琳瑶带着他们在杨树浦路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合适的餐厅,索性就回到“小食天”。
这两年,何志彬已经记不清去“小食天”有多少次了,只知道他们三人对老板的熟悉程度比食堂里打饭的阿姨还要熟悉。老板看见他们带着陌生的朋友过来,就特意把新装修出来的单间给清理了出来,这倒正合何志彬的意,说起话来方便了许多。
刚坐下,何志彬想起郑霜之前还没见过叶琳瑶,刚才虽然简单地相互打了个招呼,但是从礼节上还是应该正式地介绍一下。
“大妹,正式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女朋友,叶琳瑶。去年回南漳,因为着急进山就没机会给你介绍认识,今天算是正式介绍了。瑶瑶,这是郑雨的妹妹,郑霜,也是我的大妹。”
何志彬之所以这样介绍,是包含了一些用意的。一方面,礼节上应该如此,既然确定了关系,就应该大方地向亲友们介绍,这也是对叶琳瑶的尊重;另一方面,讲明与郑霜的关系,除了可以打破郑霜内心里残留的想法之外,也想给秦大东一些安全感,让他不把自己放在对立面,也容易接近彼此距离。
何志彬的意思,郑霜听得明白,秦大东自然也很清楚。
“何二哥,那我以后是管她叫何二嫂还是瑶瑶姐呢?”
“那当然是何二嫂啦!”
“别听他瞎说。我比你大,还是叫我瑶瑶姐吧,我就随他叫你大妹,可以吗?”
“瑶瑶姐,当然可以了!”
“那好!大妹,是不是也应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位男生?”
“哦,他叫秦大东。是我的同事,也是我以前的领导。”
“秦大东,你好!欢迎来到上海!”
“瑶瑶姐,你好!”
“你就别这么叫我了吧,我应该比你小。”
“瑶瑶,这你就不懂了,秦大东这是随大妹叫的,这也是南漳的规矩。”
“这是什么规矩呢?”
“就好比,你和我好,我认识大妹,顺着我和大妹的关系,如果我管大妹叫姐,你也得和我一样叫,这样能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