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败将代表叩见陛下,我高句丽愿永久归顺大隋,成为大隋的子民。”
使者的到来让杨倓精神为之一振,满意的看向李平后亲自起身让诸位平身,相比于过年时只有新罗和倭国的使臣朝拜,李平回来后居然多了这么多使臣,即便比不上杨广当年也差不了多少了,最重要的是杨广念念不忘的高句丽终于跪下来了,跪的不是杨广而是他杨倓,怎能让人不爽?
强而有力的证据摆在面前,递交的臣服国书上盖着与门下省备份一模一样的各族王印,这就是铁证。
奚人与契丹新罗归附大隋永不叛变,而高句丽的代表则上表合国诏书,只要杨倓点头,高句丽的土地将永久归大隋所有,高句丽的子民也立即成为大隋的子民,所有高句丽的律法和规矩都将废除,实行大隋律,更意味着高句丽的官员任免税收都是大隋决定。
自此,高句丽将不复存在。
在场的所有官员都屏住呼吸,即便他们再如何看不起李平这个乡巴佬,可如今有幸见证大隋开疆拓土的盛景,都是李平所赐,而今他们与李平也都有着商业关系,只是稍稍的开展了业务家族的财产就进账了往年一年的粮食税收,若是一年下来还不得抵得上十年粮食?
这一刻,众人都是与有荣焉,不会有任何人捣乱,即便看在杨倓那能喷出火来的热切表情也不会有人此时此刻出来触他的霉头。
“众使臣免礼,朕准了。”
“着新罗王由郡公进封真番王,乐浪旧郡既已归大隋所有,就收回封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契丹封赤峰王,奚人封承德王,立即刻玺。”
取出大印,杨倓亲自在国书上盖上皇帝之宝四个大字,并赏赐了诸位使者无数金银器皿,金银之类的江东十分稀缺,便由龙山寨出产的玻璃制品和高档陶瓷代替,还有无数匹精良布帛。
“陛下,臣深知辽东酷寒,江东人难以适应,便临时安排来护儿为辽东总督,并将占领的土地分为辽东省和乐浪省,由臣的属下暂时任命巡抚,不过只是权宜之计,还请陛下立即任命人员前往阶梯。”
李平话一出,刚才还十分自豪的众位大臣一个个看向别处,小手不住的摸着鼻子咳嗽,心道这哪是任命啊?这是流放,陛下可千万别看自己,看那个御史大夫,对就是他。
扫视一圈大臣,没有任何人出列主动请缨,既然此事都是李平负责的,便询问李平的意思。
为了不让人抓自己的把柄,李平推辞后朝诸位大臣一一拜请,也都被推辞过去,见无人想去李平这才说道。
“陛下,既然诸位大臣都无意前往,臣以为就让临时的官员转正吧,临行前臣也问过来护儿的意见,他说一切都听陛下您的调遣,绝无怨言。”
“好,来将军果真是为我大隋鞠躬尽瘁劳碌了一辈子,如此高龄都当仁不让,朕即刻下达诏书,并加封来老将军为燕王,食邑万户。”
提前盖好玉玺,杨倓让小李子即刻草拟诏书并快马加鞭的送往辽东。
至于那个自称燕王的高开道,谁管他呢。
至于为啥加封来护儿为燕王,这也是杨倓的一点点小心思,他虽然不是一个强大的帝王,但权衡之术从小就学习,新罗契丹之类的二字王乃是郡王,来护儿的燕王可是亲王,杨倓要的就是来护儿在辽东能够压他们一节,使这些番邦不至于用大隋的称号不服来护儿的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