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家和秀红婶子家,还有几户早的人家,看着地里挖出来的红薯,眼睛都直了。
“爹,你看这比我手掌还要大的。哎哟,还有点甜,可以生吃!”
里正大儿子单朋,把红薯拿在手里,在衣服上擦了擦,就吃了一口。
“当真?老大,这还是甜的?那这看样子还可以煮粥呀。不知道管不管饱呢?晚上回去我们先吃一顿。”
里正眼睛也亮了,还没见过这种农作物呢!
“这一株就能结十来个大红薯,那一亩地,真是不少结呢!果然,晴晴不会无的放矢,这亩产千斤,也是合情合理啊!”
里正庆幸自己听了晴晴的,买了二十亩地,这前三年还不用交赋税,今年可能卖不少钱呢!
当晴晴把两万多斤红薯,源源不断运到县衙的时候,冯志高兴地合不拢嘴。
“师爷,你说,这两万多斤,要怎么处理呀?这县衙里也放不下呀。”
冯志一向有事就同师爷商量,他有一个优点,就是听劝。
“大人,莫慌,既然你批了试验田给亭主,那结果出来了,就可以上缴上去了。再留下来一半,分给农户,让他们明年留种。”
师爷也不太慌,毕竟,他们也不能直达天听,这些东西要运往府城的。
只是,功劳定会记他们一份。
“嗯,可。不过,这留种子,可不能白给农户,不然他们不一定珍惜。这样,一家只能拿二十斤,给五文钱。”
冯志想了一下,五文钱二十斤,不算贵,简直就是白送了。
当然,还要给亭长、里正开个会议,他们这些人家,要带个头,先种点。
晴晴一家开开心心丰收的时候,大伯一家,也都处在紧张的氛围中。当然,每个人紧张地点都不同。
“景文,县城里,我已经托人给租好了房子,我们一起去吧!你考秀才,可是人生大事!”
高氏收拾好东西,去官学找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