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朱高炽是燕王朱棣指定的守卫北平最高指挥,但真正的决策者和最高统帅是她的母妃——徐王妃。
徐王妃是徐达之女,将门虎女,从小对军事耳濡目染。
她是燕王朱棣背后的女人,是有名的“女诸生”,才智非常人可比。
要不是朱棣过于能征善战,她没有机会上战场,这才掩盖了她的锋芒。
如果给徐王妃一个上沙场领兵的机会,或许,明朝会多出一个能打仗的穆桂英。
朱高炽的所有命令都要先禀明徐王妃,徐王妃首肯才能推行。
“大师,小女子观贼众四面而围,结寨驻营,但主力却放在东北方向。大师以为,我们该如何防守?”
徐王妃发现,李景隆的大军主力放在东北方向。
她对敌人排兵布阵的意图产生了怀疑,拿不定敌人的主攻方向。
道衍和尚捋了捋白胡须,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李九江自视甚高,携50万兵甲,兵临城下。在贫僧看来,他屯兵东北方,意图是堵截王爷,防止王爷从大宁返回,援救北平。
他定不会将所有兵力都用在攻城上,东北方向断然不会是他的主攻方向。”
“姐姐,姐夫什么时候能从大宁回来?”跟在徐王妃身旁的徐妙锦忍不住问了一句。
狠狠瞪了徐妙锦一眼,徐王妃没有回答徐妙锦的问题。
燕王什么时候回来,徐王妃哪里能预测得了。
即便是徐王妃知道,她也不可能当众说出来。
这守城需要将士一心,需要团结,保持士气。
徐王妃不能随便给将士许诺燕王能及时赶回来,如果许诺却做不到,那就会动摇众人守城的决心,影响士气。
被徐王妃瞪了一眼,徐妙锦知道自己不该问,只能不高兴地瘪瘪嘴,安静地站在一旁。
“那大师以为,李九江明日主攻的方向是哪一个城门?”徐王妃征询道衍和尚的看法。
“贫僧以为,必是丽正门。”
“为何?”
道衍和尚微微一笑:“李九江得天子隆宠,手持天子斧钺,携军50万,一路顺畅,直抵北平城。丽正门乃前朝天子龙车出入的正门,进丽正门是极大的荣誉。
李九江骄傲得意,一定想拥有这样的荣耀,以彰显他的功劳。首攻,李九江必定打丽正门。”
徐王妃认同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