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难道是把人身上的水分抽干得出的结论?可是这样的实验也太反人类了,应该不会有这么丧心病狂的人干这种事情吧?
最后,他猜测:估计是用逝去的人做的实验,但即使这样也还是有点残忍。
有些人在晾晒粮食的时候会想起来自由水和结合水,脑子里时不时跑出来一个念头:晒粮食是在减少粮食中的自由水。
主要是这个名字有点洗脑和好记。
对于缺少大夫或者没有经验的地方,各朝代的人都记住了一个事情,那就是大量排汗后需要补充一点淡盐水,不然容易引发身体脱水。
学到糖类的时候,大家认识到了后世对于糖类的划分,单糖、二糖和多糖。
具体的化学结构他们是看不懂的,但是因为何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举了很多例子,大家也不是完全理解不了。
战国时期。
扁鹊秦越人想到上次说的急性肠胃炎可以用葡萄糖治疗,虽然他们这个时期目前还不能制作后世那样纯净的葡萄糖。
不过他可以想办法从一些含糖量高的食物或者水果里面试着提取糖分进行稀释,这样也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
东汉。
华佗印象最深的内容是几丁质这种多糖,它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或者昆虫的外骨骼中。
它的作用很广,可用于废水处理,制作食品包装纸和食物添加剂,还可以做衣服。
华佗不知道食品添加剂是干什么的,但他牢牢记住了一件事,这个几丁质可以制作人造皮肤。
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他的眼睛都亮了。
这东西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