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抗战位面(2)

这些摊贩们的吆喝声清脆响亮,此起彼伏,是华国许多城市街头巷尾特有的韵律,也是一种活生生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时代记忆。

而街头巷尾的鸡鸣犬吠夹杂其中,增添了几分田园牧歌的情趣。

这样的声音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是市井生活的旋律,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文化的传承。

小贩们推着手推车,在狭长的巷弄间穿行自如。他们的车上满载各式新鲜蔬果,绿叶青翠欲滴,瓜果饱满诱人……

街角的早点铺子里,师傅们正忙得不可开交,店主张师傅正站在煎锅前,手拿长筷,灵巧地翻动着锅里的油条,那滋滋的油爆声听着诱人极了。

与此同时,隔壁摊上的李阿姨忙着蒸笼上下腾起的白雾缭绕,小笼包的香气随着热气四溢开来,诱人的肉汁在薄皮包裹下蠢蠢欲动,似乎这一口小笼子仿佛能在下一秒化在口腔之中。

“早啊,老张,还是老规矩,两根油条,一碗豆浆。”

“老张,给我来一根油条,糍糕还有没有,也来一块!”

“李婶子,来一笼小笼包,要肉馅儿的!”

“李婶子,我要两笼小笼包,一笼鲜肉的,一笼咸菜的!”

“……”

街上来来去去的身穿长衫的文人墨客与身着素雅旗袍的女子匆匆走过,他们或许是在赶往学堂或是在前往纺织厂里工作,黄包车夫穿梭其间,汗水湿透衣襟,却依旧精神抖擞,他们是这座城市最为勤劳的脚注。

顺着黄包车夫脚步的前进,琳琅满目的商品也慢慢进入了人们的目光中,铺子里的丝缎光滑柔软,瓷器晶莹剔透,茶叶清香扑鼻……

黄包车的轮胎慢慢悠悠地停下,车夫擦了擦脸上的汗,笑容满面地回头恭敬地说道:“先生,您到了。”

下车的是一位戴着眼镜穿着中山装的年轻男子,他付了车钱后便朝着巷子里的院落走去,在其中某一个院子中停下,左右环顾几下后,抬脚走进一间看似普通的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