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一门下到刚出生,上到一百岁的人都适合学习的艺术。
能报考进音乐学院的,有大部分学生大概从小学上学开始便练习琴曲,有的甚至考了级。
教室里,刘梦在上面讲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理论,讲台旁边放着一架钢琴,老师讲完了还叫了一个女生过去弹奏,流利丝滑,堪称钢琴家级别。
秦琅虽然之前在特殊学校看过书籍,但对于识谱和认音这些最重要的基础还是没掌握。
学了一段时间后,这些老黄瓜刷嫩漆的新生,一个个信手捏来的弹奏曲子,还弹的超级不错。
这所学院里纯纯的钢琴新人大概率只有秦琅一个。
在一次当着全班同学面弹奏曲子时,这是秦琅第一次被人,被那么多十八岁的少年少女给降维碾压。
秦琅很认真的在学,几乎算得上是睁开眼睛是音乐,闭上眼睛还是音乐,但是他因为耳聋,佩戴助听器听音乐没有自然耳听音乐动听,有失真和延迟的现象,这也导致了秦琅的音感不准。
助听器是经过接收声音,然后机器处理,放大声音,在这过程中,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失真,音乐变调,从而导致在同一个音量中,秦琅接收到的音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
旁人对于音的要求只是好听,并没有那么严苛,但这里是音乐学院,对于音的分辨是最仔细的。
但秦琅本就是个刚学习弹琴的新手,再加上从一开始就拿到了错误的题目,根本不可能做出正确的答案。
在接连半个月的出错,越错越多。
哪怕刘梦在尽可能的帮助他,同学们也都很谦让有礼,但是秦琅明显的感觉到,再这样学习下去,他只会往错误的地方越走越远。
这天,秦琅一个人在屋子里,他想到了贝多芬。
音乐界的另一个聋子。
秦琅思考了十分钟,伸手取下自己的助听器,六岁那年,一个聋子借助助听器感知世界,现在又取下赖以生存的东西,所有的声音戛然而止,世界又恢复寂静。
或许助听器佩戴的时间久了,人会产生依赖性,当取下它后,秦琅还真有些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