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武道崆峒山10

崆峒武馆走上正轨后,秦琅也没想到会受到春晚的邀请。

春晚现场,主持人妙语连珠介绍着崆峒武馆,后面的显示屏幕上播放着武道弟子在烈日炎炎下帮助农民收割庄稼,冬季帮助道路铲雪的视频。

第一批弟子身着武馆的统一服饰上台拳头打的虎虎生威。

第二批弟子上场展示崆峒武道的剑法,木剑挥舞时英姿飒爽。

第三批弟子手握木棍快如疾风,木棍破空,齐齐拍打在舞台上,震耳欲聋。

这三场令人惊艳的表演结束后,主持人上台,顺便还将武馆的馆主秦琅请了上去。

主持人:“听说您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崆峒武道的传承人,秦馆主可以给我们讲述一下您小时候跟着师父学武的经历吗?”

秦琅站在舞台上,身如青松:“我跟着师父在荒山密林中生存,当时条件艰苦,师父说,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练武之道,贵在坚持”

“师父死后,就剩下我一个徒弟,我学成武艺出山,开创崆峒武道,如今也收了六个亲传弟子,古籍上都道: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

“我看网络上大家对我这几位弟子的呼声蛮高的,网友对他们的评论也是褒贬不一”

“今日,我打算借着这个舞台,让他们六个师兄妹比试一番,一展所长,看看谁才是崆峒武道弟子中的最强者”

秦琅这话一出,全场都沸腾了。

这是要当众比武的意思吗?

秦馆主金口玉言,从无虚话。

自从崆峒武馆开设游客展览以来,比武台上全是教官训练教员的,秦琅的六个徒弟不是在擂台上训练,就是在通往擂台的路上。

有好事者还根据秦琅的徒弟武力值排出了一个高低,但网友们争论不休,对这个排名根本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