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蒙除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方盈还自己默写出《增广贤文》,让学堂的邓先生教。
除此之外《数学》、《物理》《几何》《兵法》逐年增加,课时不多,学得好的话,相当于现代的初中毕业生水平。
古代十五岁就成亲,除了参加科考为目的,多数不可能读书到二十多岁。
第一届的学生,多数父母都是奔着能做个小二,做个小掌柜这样的小目标去。
读完六年书,再出来工作三四年,然后成亲,多数父母都是那样想的。
只有生活过得好了,他们才会送孩子读书,让自己的下一代去参加科举。
一代代积累,方盈相信,桃园村以后会是人才辈出的地方。
村子本就不大,走一圈后慢慢回到家,看到两个儿子还没回来。
到灶房门口一看,大婶已经把晚饭做好了,正在收拾灶台。
晚饭后的碗筷,都是家人自己洗的。
大婶把灶台的清洁搞好,就可以回家了。
三房的人觉得,让人等吃完晚饭再洗碗,天黑了,不好走路回去。
“婶子,忙完了?”方盈站在灶房门口问道。
婶子笑笑:“饭菜煮好,忙完了,你们快吃饭吧,一会菜要凉了。”
“两个孩子放学还没回来,孩子大了不好管。”方盈叹了一口气。
都是做母亲的人,对养孩子各有心德:“那是,长大自己有主意,大人说多了他们还觉得烦呢。”
“谁说不是呢,让他们吃饱饭容易,教他们做人非常不容易。”就怕孩子长歪,方盈想到教孩子不容易。
“都是托东家的福,对咱家来说两样都不容易,现在这样子很好了。”婶子想到以前,没来三房帮忙做饭时活得有多艰难。
“这也是婶子勤快得来的好结果。”方盈微笑。
婶子可不这样认为,多少人想来做工都没有机会呢。
她一直知道三房存着帮自家一把的心思,这才雇自己来做饭。
所以她一直珍惜,二两银子工钱,还能照顾家里,每年工钱涨一百文。
说实话,只要三房的人不嫌弃她,她可以干到老,直到做不动的那天。
“咱们都是靠东家,这才过上好日子,村里的人都明白着呢。”婶子开心道。
当初出门谈生意,方盈知道村里有人说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