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让嘈杂的大堂瞬间安静,征战沙场的老将谁都心知肚明,可他们还有一丝丝期盼,期盼傅如晦能幡然醒悟,可这么多年过去,年少时保家卫国的衷心再也骗不过自己。
傅泠决定自己去靖城,将这些话都说开了,但其他人怎么也不放心,围着她好说歹说,闻堰几人轮流守在她门口,厉青棠不像他们话多,就跟着她屁股后面表决心。
傅泠无法,经过一天两晚的糖衣炮弹,答应带上闻堰三个人。后来伙房大师傅效仿三人的行为,并点名自己只是跟去做饭的意图,额外获得一个名额。再后来傅泠死活不愿意再加其他人了,他们努力无果就作罢了。
原本傅泠手底下就有将近三百来人,她把那支队伍全叫到校场,严声告诉他们不愿意跟随自己前往靖城的人可以留下,没一个人站出来。叶红争取到跟着去的机会,小蒋和何山也有这个想法,可他们资历太浅。
“小将军,就让我们去吧。”
两个人跟在傅泠身后,小蒋嘴巴不停地说着。傅泠的队伍马上就要出发,眼见随行的士兵都开始收拾行囊了,他俩还没拿到资格,急的跟在傅泠屁股后面转。
浔城到靖城,几乎是横跨了半个南朝的距离,傅泠这几天忙着准备出发的物资,忙的不可开交。
她脚下生风,头也不回的说道,“这一趟凶险,你们作战经验少,跟着去只会白送了性命,好生待在浔城,多磨砺几年,跟着老将领们能学到的一样不少。”
他们加快了步子,跟上傅泠,“我们严格听从指挥,不给队伍添麻烦!小将军请带上我们吧……”
闻堰抱着一堆伤药迎面走来,丰德追在他后面,“哎!哎!这个也拿上!那边冷,你们感了风寒就吃这个!”
然而闻堰已经拿不下了,丰德见着傅泠,一股脑把闻堰拿不下的塞她手里,“治什么症状的我都有写在上面,你们自己看可别乱吃!”
小主,
闻堰偏过头看见她身后的两个尾巴,只觉得这一幕相当熟悉,“你俩干嘛?”
两人立正道,“我们想加入靖城的队伍!”
闻堰看了眼一脸坚定的何山,转向傅泠,“人满了?”
“差不多。”
“你们先回去,我们商量商量。”闻堰拱着傅泠走了,给他俩留下句话。
后来不知道闻堰怎么把傅泠说通了,愿意带上他们。出发前一天,傅泠给他们放了半天时间,离家近的就回去跟亲人吃顿饭,远的就写封信送回去。
至少要让亲人知道他们身在何处,不至于茫然的等待着。那只老鹰在院中停了好几日,难得空闲,她终于写下回信寄出。
杏姨端了碗桃羹进来,不同以往的脾气,她今日柔声细语的嘱咐着傅泠照顾自己,“你们去到那边就冬天了,我给你收了几件厚衣裳,去到那边别动不动就打街上的流氓,我听说那边不太平……”
傅泠看着比平时大上一圈的碗,无奈道,“阿公让我吃了很多菜,你又做这么多桃羹,我哪吃得完啊?”
“少贫,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能吃到。”说着说着杏姨就哭了,她不舍得傅泠去遥远的靖城,她看着长大的孩子,早就视如己出,第一次踏上没有归期的路途,她都想跟着一起去,可傅泠放不下公仪权,让她帮着照顾。
傅泠淡淡的笑着,“杏姨,我还没跟你说过谢谢呢。陪我阿娘长大进宫,又带着我回浔城,现在还要拜托你照顾阿公了,我放心不下他。”
杏姨擦擦眼泪,几十年都过去了,公仪家把她当做家人,她自然不会狼心狗肺,“你就安心去吧,当了鹤菟将军,可要争口气回来。”
“好。”
出发的那天,浔城百姓自发送行,他们站在路两边,看一个个少儿郎走出浔城的怀抱,奔向未知危险的远方。
傅泠看见许多熟悉的面孔,卖平安符的老板,裁缝铺的夫妇,醉人间的美人……成兰一路跟着他们哭的梨花带雨,明明她昨天已经抱着闻堰哭了很久,今日还是想哭,闻大郎扶着她,冲马背上的闻堰挥手,第一次显露出对儿子的担忧。
队伍走过街道,百姓们高喊一路平安。临到醉人间时,傅泠抬头看向那扇窗户,七水躬身一别,目送他们出了城门。
公仪权带着老将们站在城楼上,看那支只有四百人的队伍在秋风四起的季节离去。傅泠昨夜守着公仪权入睡,她像儿时趴在床头承诺自己要保护浔城一样,向他承诺未来。
她说,她要在靖城做起一支军队,来日公浔军陷入险地,便能多一份力量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