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到城外亲人墓前祭奠,携带酒食果品,香烛纸钱,食物供奉,纸钱焚化,然后添一把新土,行叩拜之礼。

唐诗人王建诗云:“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哪得到黄泉。但看垄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

是以街上冷清萧瑟着,大部分店铺都关门,唯有售卖“冷食”的点心铺子生意最好,行人或是买了当餐点,或是拿去祭祀,络绎不绝。

而其中最受欢迎的,当然就是清明果,也是现在的网红食品青团。

青团最早是寒食节的祭品,后来才变成了清明节时期食用的美味糕点。

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在外漂泊十九年的时间,大臣介子推始终陪伴在身边,后来辅佐重耳成为晋国新的国君。

后来介子推请辞隐居,重耳为了逼他现身直接放火烧山,没想到将介子推烧死在山上。就这样出现了寒食节,专门用来纪念介子推。

当天不刻意烧火做饭,所以该吃什么就成了大家关心的问题,开始是食用冷粥,就是提前做好的米粥,到这一天用来果腹,而青团正是唐代所出现。

尤夫人带着丫鬟提了满满两包上来,“走吧,回府。”

车夫一甩鞭子,大家便在转了一圈后没有出城,折回了。

尤家与别人不同。

在府中小小的祠堂里,面对着一排牌位,尤老爷如是说道。

同京城里其他连绵几代的富商不一样,他们不是京城本地人,而是尤袖祖父那一代才从老家“西山”搬了来,所以城外无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祭奠。

“做的生意虽是一样,在老家也算有钱,但比到了这还是差多了。”尤老爷叹道。

据说当时还出了差错,损失大半家产,也不知道自己老爹是何等神人,硬是扎下根来,还很是风光几年,至于现在最好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真说起来说不完,他示意先做祭拜,淡黄色盘子中衬着碧绿的清明果,供在案上,整整齐齐排列着煞是好看。

圆滚滚的,表面光滑完全看不到一丝接缝,可以看出做这些人的手上功夫,非一朝一夕能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