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夫人上下看看,竟也没多问,只是说:“回家吧。”
回了府,各进各屋,尤袖没找到机会单独询问,只好记在心里,等有机会了再说。
白天尤景又得去前院报道,好容易挨到第二天的灯会,还没问出什么来宫粉黛就来了,她也不肯告诉,只说自有主张,静观其变就好了。
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尤袖一阵牙疼。
她很生气,要化悲愤为食欲,所以决定今晚哪都不去,排玉珍楼的鸡汁大黄鱼。
招牌菜,昨天看到就想吃了,而且其他两个人居然都没来,明明昨天说了再见(愤怒),一个人也懒得动了。
小主,
排了好久好久,三个人,买下三条大黄鱼,一条吃,两条打包,很鲜很鲜,就是清蒸的,但估计经过不少细节的繁琐工序,端上来鸡汁金光灿灿,鱼肉肥嫩弹牙,凉了之后又热过依旧好吃。
正月十五的好日子,有人花前月下,有人顾影自怜。
真是越想越生气,一个人吃了半条。
不过她也好哄,灯会最后一天,摘“灯王”的时候,宋隽给她摘得一盏八角亭台宫灯,珐琅珠饰,六面纸画,不仅好看,还很值钱,争抢的人也多。
尤袖没什么文化,只能全权托付,对手前后换了八个人,灯谜越来越稀奇古怪,有输有赢,现场激烈的围观群众脑袋上都冒冷汗了。
但是宋隽很聪明,用尤景的话来说就是优等生,家里不当官也能考科举成为官一代那种。
所以最后花灯还是到了他手里。
“给。”宋隽下了台,又递给尤袖。
“谢谢(*°?°)\u003d3!”尤袖迅速接过,并顺嘴拍两句马屁。
顿时许多人齐唰唰投来目光洗礼,眼带探究。
尤袖:……
她后知后觉的发现本来只有宋隽出风头的,现在一起坐风口了。
“走吧。”男人倒是看不出有丝毫不自在,面不改色的招呼着离开。
“哦。”也是,谁认识谁呢?尤袖想到这也放松下来,平静地走掉了。
直到他们看不见人影,沉寂的人群才四散开来,议论纷纷。
“摘灯王”本来就是很能提供一阵谈资的出风头活动,这也不算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