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义隆:“还真不一定。曹操本就不占理,李家要是大做文章……”
“形势多胶着啊!只要少了几票,他就废了。”
陈霸先:“那就支持宋武帝吧。你要是能说服刘家一致支持他,其实也不会暴露。”
“明白。”
孙权:“对了,王莽,现在唐朝危机四伏了,算算时间,好像就是你之前说的事。”
王莽:“对,我正要提呢。我们马上就要解脱了。”
“好时代,来临了!”
接下来,李治果然大做文章,说曹操道德水平低下,拆散人家夫妻。
这样的人怎么能作为统筹呢?
“我和武氏本来感情和睦,但他仗着自己是前辈,然后……”
李治一副受害者的口吻。
“现在她在工业空间谁都不见。”
“至于证据,你们看看那些诗和散文。”
武则天啊武则天,你的离开还是有一点价值的。至少可以把对面的一个候选人拉下水。
李世民皱着眉头把李治拉到了一边。
“唉,别作了。消停一会吧。”
“我现在就是没功夫管你,要不然还得揍你一顿。”
就在这时,李旦和李显上气不接下气地跑了过来。
“祖父、父亲,大事不好了!大唐出事了!”
“什么?”
“安禄山造反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世民把办公的地点挪到了机房,然后就是连轴转,几乎没睡过觉。
祖宗都这样工作,你还敢休息?
于是除了李渊还回去睡觉外,其他的唐朝皇帝都被迫到这加班。
本来空间就够乱了,人间的事情更让李世民闹心了。
……
杨国忠和李林甫本来就有利益冲突,也互相使过绊子。
李林甫一死,杨国忠就立刻展开对他的清算,废除他的所有政策,独占了朝堂。
他认为安禄山是他控制朝廷的阻碍,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754年,杨国忠与哥舒翰结盟,一起上书表示安禄山有反心,劝李隆基早日除掉他。
竟然让他歪打正着蒙对了。
李隆基还是不相信安禄山会造反,而且他诏安禄山入朝后,他也正常来了。
也许他想让杨国忠和安禄山互相制衡?
安禄山本来计划等李隆基死后再造反,但在杨国忠的逼迫下不得不反了。
755年6月,安禄山这时不敢入朝。
李隆基开始怀疑了,但他认为大唐太平盛世,安禄山根本掀不起什么浪。
11月,安禄山终于以清君侧的名义造反。
河北大部分望风而降,而颜真卿、颜杲卿假意投降当卧底。
安禄山渡过黄河,攻破荥阳,在虎牢关与唐军开战。
守将封常清英勇战斗,还在洛阳打巷战,但朝廷军队是临时拼凑的,根本无力抵挡。
洛阳陷落。封常清与高仙芝在陕州会合。两人认为应当撤到潼关保住军队据险而守。
这是对的,但他们两人情商低,不知道孝敬监军太监边令诚。
于是边令诚将陷害他们。李隆基将他们在潼关斩杀,让哥舒翰代替他们。
756年1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为燕。
他的政治水平不高。
另一边,卧底颜杲卿、颜真卿起兵反抗,河北诸郡望风向朝廷投降。
安禄山派史思明等人反扑。颜杲卿失败被杀,但他为郭子仪、李光弼等人争取了时间。
颜真卿收复魏郡,郭子仪、李光弼多次击败史思明,再度收复河北。
河南的张巡等人也接连击败叛军。
安禄山与范阳的联系切断,困在了洛阳。
在这么多忠臣名将的努力下,唐朝的形势逆转了!
但杨国忠和李隆基反手就把他们的努力化为了泡影。
当时最优解是哥舒翰坚守潼关,郭子仪等人攻打叛军大本营范阳。
可杨国忠知道自己声名狼藉,猜忌哥舒翰会对自己动手。
于是他建议李隆基催促哥舒翰出潼关作战。
6月,唐军出潼关后没了天险,果然大败,潼关失守。
部下担心哥舒翰会遭到高仙芝两人的命运,挟持他投降了安禄山。
长安很快也要守不住了。杨国忠建议李隆基逃往他的大本营巴蜀。
他知道自己声名狼藉,很多人要弄死自己或将自己交给安禄山。
只有与李隆基绑定才能活命。
李隆基同意了,抛下了大多数人直接跑了,长安大乱。
接着,马嵬驿兵变,杨国忠一家被杀,李隆基被迫杀掉杨贵妃。
李隆基逃往蜀地,太子李亨向北逃往灵武,随后在7月自行称帝,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安史之乱中有三组模范父子,李隆基李亨是第一对。
大唐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李世民觉得头昏脑胀的,血压都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