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劝道:"儿臣知道,父皇对蓝玉陈见太深。蓝玉其人,恃才傲物,骄狂嚣张,为人处事,不知分寸,但儿臣敢认定,他对朝廷是没有二心的。"
"常兰虽是蓝玉的外甥女,但自幼在蓝家长大。因此,蓝玉对允熥是很忠心的。"
"再说,蓝玉比儿臣大了八岁,说不定就死在儿臣前面了,有什么好怕的?何必悔婚退婚,平白无故生出许多事端?"
"退一万步说,不是还有诸弟在外掌兵吗?蓝玉能掀起什么风浪?"
朱元璋怒道:"人心隔肚皮,你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蓝玉在军中威望极高,他在外掌兵,他的孙女在内当太子妃,就算他没有异心,也会有无数人攀附他,迟早成尾大不掉之势。"
朱标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再清楚不过了。
四十一岁,也不算年轻了,长年累月的劳累,身体己不堪重负了。
早起头晕,晚间难眠,小便无力,大便稀溏。
你说有病吧,也没什么大病;你说没病吧,又浑身不得劲。
在这种状况下,朱标就是要死保蓝玉。
在他内心深处,他宁愿选择相信蓝玉,也不愿意选择相信几个如狼似虎的弟弟。
他在政见上,和朱元璋佷是相左的。
在朱元璋看来,国家覆亡在于权臣乱政,只要皇帝大权在握,朱明江山就能千秋万代传承下去。
因此他崇尚周制,主张实封诸王,君权独大,天子总六官,六官总百事。
在朱标看来,不能将天下安危全压在一个人身上。
如果君权独大,无人制衡,后世一旦出现昏愦无能、残忍暴虐的君王,天下就倾覆了。
因此他崇尚唐制,主张虚封诸王,设三省六部,任用贤臣为宰相,劝谏辅佐君王,凡朝廷大事都应由三省公议,由皇帝裁决,交六部办理,以此形成三权鼎立。皇帝代表国家法统,三省与六部鼎立,相互制衡,相互监督。
二十几年来,朱元璋和朱标常有争执,最关键的分歧就在这里。
朱元璋嫌朱标头脑简单,不知人心险恶。
朱标嫌朱元璋忌太深,法太严,治太猛,弦太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