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德隆

“再看看这飞钱龙票……啧啧啧!一张、两张……二十七张!哇塞,这又是整整三百二十万两白银,再多来几个抄家的案子,我岂不是要发财了!现在觉得都府提举这差事,也真的挺好。”

“这龙票都泛黄了,看起来有些年月,得找个时间溜出去,去外面把银钱兑换了,不能集中在一个地方啊?还得错开时间,以免其他人发觉……嗯?这龙票开票时间好眼熟啊?”

杨毅“咚”的一声自床上翻起来,他目光灼灼的盯着那些银票的左下角,那里是开票的时间,与印象中某个时间点非常接近。

杨毅又接着看了其他几张,他居然发现这三十二张银票,居然全是集中在三个时间点开出来的,而这三个时间点似乎就与“徐永案”中,揭发徐永“通敌”罪证的账簿中几个时间点非常接近。

“难道我们误打误撞碰对了人?真正私售军械与北疆异族的人,正是蔡光一党?”

有了这个重大发现,杨毅再也待不下去了,他非常清楚,“徐永案”要平反,光是靠捏造的这一封手书,最多只是让李玉有了个台阶下,算是应付了差事,可要说完全让“徐永”脱罪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真凶认罪,那么疑犯顶多是减少了嫌疑罢了。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徐永”未必就没有做过那些事,只不过是李玉在这时候的政治需求,才令地镜司杀了一个他想杀的官,保了一个他想保的人。

可如果顺着这条线索摸出了背后犯罪的那些人,那才是真正的给“徐永”脱罪。

“德隆钱坊?”

杨毅手指敲打着这把飞钱龙票,若有所思。

自从潘宏将钱坊改制之后,这个本来归王朝管理的金融机构,忽然就自由化、市场化了,只要资本雄厚,谁都可以自户部购买许可,办理钱坊,潘宏自己就参与了一个“鸿发钱坊”,算是大乾王朝中最大的钱坊机构,遍布十三洲的各府各郡,大小足有两三百个店铺。

但是“德隆钱坊”却不一样,这是一个主要分布在十三洲府城的中小型钱坊,为了吸引资金,利率也会比“鸿发钱坊”高出一点点,许多百姓就为了这一点点蝇头小利,纷纷将财产寄存在“德隆钱坊”。

因此“德隆钱坊”虽然分布不广,主要在皇都及以江南地区,整个王朝可能也不超过十家,但却是积累了丰厚的资金,几次王朝的大宗采购,都有其参与的身影,实力不容小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德隆钱坊”的事情,杨毅觉得有些棘手,因为这些龙票在他手里同样见不得光,连江朝和靳剑锋那么泼胆的人,都不敢碰这些钱,可想而知,如果有人知道这笔赃款还有一部分在他手里,那会是多么麻烦的事情。

“如此便只能另外找个由头,这事情过去了七八年,也不知道钱坊中会不会线索。”

索性无事,杨毅叫来张睢一起去探个虚实,至于那克苏,当然趁着黄帮弟子搞装修的时候,继续下井挖宝了,按照他的估测,今天晚上,这个宝洞就可以挖通。

“德隆钱坊”在皇都西南,位于南值门与西伺门之间,那里本就是一片生意场惯去的地方,到处都是酒楼和茶馆,南来北往的客商皆在此处落脚。

杨毅到了“德隆钱坊”时,便见到门庭若市,许多人进进出出,全都是不同州府的面孔,显然“德隆钱坊”的信誉,在商人和百姓眼中还是不错的。

杨毅跟着人流走了进去,钱坊大堂仅有一个窗口,用结实的木格拦住,分作两边,里面那间则是掌柜与票台,外面则是客商休息和说话、办事的大堂。

杨毅等了一会儿便轮到自己,他走上前便听见票台先生询问:“客官,您是要办什么事儿?是寄存?还是借贷?”

“我这里有几张早年间在西域贩货时换来的金票券,我听朋友说起,说是这里能够兑换?我现在手上实在周转不开,急需换取白银,不知方便否?”

杨毅左右瞧瞧,见无人注意,这才从须弥戒环中取出一叠“金票券”来,共有十张,抓在手中也颇有分量,只是露出了小半边,让里面的票台先生瞅了一眼,便快速收进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