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开创先河

“毕业了?分配工作了吗?分配到哪儿了?”

一连串问题抛过来,李卫国只得老老实实回答,一旦被人说成不懂礼数,不但自己丢面子,家里人也会跟着名声受损。

不过,李卫国对这种规矩并不反感。

前世的21世纪,物质生活是丰富了,精神生活却异常贫乏。

即便是住在对门的邻居,几年都不一定认识,哪怕回到村里,很多人也是面热心冷,再也没有了几十年前的那种感觉。

这年头,科技和经济都比较落后,很多事情要街坊邻居共同合力才能完成。

比如盖房,结婚,甚至是办丧事,除非人缘太差,一般情况下,全靠街坊邻居帮衬,真正单打独斗的很少很少。

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只要不是那种不懂四六的二百五,很少会无人问津。

一路走到家,李卫国不知道下了几回自行车,凡是遇到的熟人,都要停下来聊上一会儿。

当然,这也就是李卫国在外面上学,很少回家才会这样,如果天天跑来跑去,就不用这么干了。

李卫国到家的时候,提前得到消息的李母,已经带着几个儿媳妇和一帮孙子孙女,站在门口等他了。

看见小儿子,李卫国的老妈杨翠花激动得险些没流眼泪,几个嫂子也是笑得合不拢嘴,一帮侄子侄女更是激动得又蹦又跳,又笑又叫!

尽管学校距离小王庄只有几十里,除了放假,李卫国却很少回家。

不是李卫国白眼狼,主要是没有那个经济实力。

往返一趟,要一块多钱的车费,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说,绝对不是一笔小开支。

何况,每周只歇一天,又要跑车站,又要来回坐车,基本上半天就没了。

而且,公共汽车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一天当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会浪费在路上。

花费那么大,在家又呆不长,就算家人对李卫国再好,他也有心无力。

这就是这个年代的常态,不仅是李卫国,他的同学基本上都一样。

李母高兴,李卫国的几个嫂子也都很高兴。

尤其是大嫂、二嫂,三嫂和四嫂,可以说,李卫国就是一路吃着她们的奶长大的,在她们的心目中,李卫国就跟半个儿子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