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红星轧钢厂职工医院,医护人员足有一百多人,常见的医疗仪器也很齐全,放在人才济济的四九城,医疗水平算不上多高,但也远远不是小单位的医务室能比。
上下五千年,纵观古今中外,现在是工人兄弟地位最高的时代,没有之一。
工人看病几乎免费,供养的直系亲属看病也能报销一半。
有这么多的病人练手,医生的医术又能差到哪儿去?
这年头,凡是超过万人的单位,职工医院几乎就没有太差的。
套一下这个年代的行政级别,职工医院的院长是正处级,和县长差不多。
这么大一个医院,不可能窝在厂里,那样外人还怎么进来?
建国初期,重工业是绝对的重点保护对象,不可能让外人随便进,万一有敌特搞破坏怎么办?
职工医院紧挨着轧钢厂,门是对外开的,和轧钢厂走的不是同一个大门。
李卫国也正是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才报考医学中专的,如果职工医院规模太小,还怎么分配过来?
分配不到职工医院,还怎么想办法住进禽兽四合院激活系统?
前天报到的时候,医务科就已经给李卫国分配好科室了——理疗科。
理疗科,说白了就是利用仪器,或者针灸推拿给病人治疗康复的科室。
没办法,像李卫国这种小年轻,专业又是学中医的,如果让他单独坐诊,估计一年也没几个病人找他看病。
老中医老中医,在患者的心目中,中医都是越老越吃香。
其实,不光是中医,西医也是一样。
一个十八九的小医生,病人脑子被门夹了才会找他看病!
理疗科就不一样了。
操作一下理疗仪器,给病人拔个罐子,搞个艾灸,甚至推拿几把,对年龄的要求并不高,有时候反而年轻是一种优势。
年轻人有力气,按摩的时候力道足。
当然,李卫国也可以跟着医院里的老大夫,一边学习,一边看病。
可惜,那些有名的大夫都有徒弟,没有一定的关系,根本就挨不着边。
所以,李卫国就花了些心思,给医务科管分配科室的大妈送了包红糖,顺理成章地进了理疗科。
其实,按照李卫国的计划,是准备进理疗科浑水摸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