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李大夫,什么时候买粮,别忘了言语一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大妈之所以这么高兴,可不是白给李卫国干活,都是要给劳务费的,哪怕是计划经济时代,也有苦力们生存的空间,政府不会管这些小事。
劳务费是固定的,不用李卫国讨价还价。
手上有了600块钱,还激活了系统,李卫国可不会委屈自己。
自从觉醒了前世记忆之后,别的都还好说,就是计时和交通,让李卫国很不适应。
前世,李卫国干什么事情一般都精确到分钟。
比如掐着点起床,掐着点吃饭,掐着点睡觉……
这辈子就不行了,要干什么事情,提前很久就要出发,生怕错过时辰。
因此,李卫国准备买块手表,不然干什么都不方便。
交通也是一样,这个年代车马很慢,光靠两条腿,实在耽误功夫,李卫国准备买辆自行车代步。
买手表和单车,当然首选百货大楼。
三年前开业的四九城百货大楼,号称是华夏第一店。
开业当天,听说挤掉的鞋子就有好几筐。
据说,别的商场没有的货物,百货大楼有,百货大楼没有的货物,别的商场也没有!
什么,光有钱,没有票,李卫国买不了手表和自行车?
好吧,李卫国刚觉醒前世记忆那会儿,也是这么认为的。
不过,等进城上了中专之后,李卫国才知道,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最起码,在当下的1958年,四九城买手表也好,买自行车也罢,都是不要票滴!
PS:
据《北京志?综合卷?人民生活志》记载:北京市政府于1959年7月开始,对手表和自行车采取收取购买券的供应办法。
由商业部门根据货源情况,按照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多少,不定期(半年或一年)发给若干张手表或自行车购买券,由单位再分配给最需要的职工,拿到购买券的职工须到指定的商店购买。
由于“僧多粥少”,不少单位在分配购买券时多采取“抓阄”的办法。
当时若是抓到了一张自行车票,兴奋至极,不亚于今天摇到一个机动车号。
1964年12月,手表、自行车按市场价敞开供应,但因市场供应紧张,且价格较高,要想买到一辆自行车,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973年,购买自行车又恢复了凭票供应,自行车票仍是“一票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