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打动,谈判

数风流人物 瑞根 1618 字 10天前

第2726章 癸字卷 打动,谈判

和湖广士人的商谈进行得很顺利。

官应震和柴恪提出了很多具体实际的内容,冯紫英也都一一作了解答。

当然更多的需要在冯紫英拿出更为详尽的施政计划之后,才能一览冯紫英这一届内阁的想法,但柴恪很看好。

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头,冯紫英和顾秉谦那边的接触却没有多大进展。

不是顾秉谦不配合支持,事实上顾秉谦很支持配合,关键在于顾秉谦如冯紫英所预料的那样,失去了对江南士人群体的控制力。

李邦华、朱国祯在顾秉谦失败之后,立即就和顾秉谦分道扬镳了,这一点甚至顾秉谦自己都清楚,也没有向冯紫英隐瞒,他对江南士人的影响力迅速大幅度衰退,可以说朝中江南重臣,他能影响到的已经没两个了。

江南士人的分崩离析让冯紫英心中都震动感叹,这就是因为地域联系而维系起来的士人群体,没有一个明确的政治理念原则和利益导向,这种群体一遇到重大挫折便会分裂和崩塌,但现在对自己来说并非坏事。

像何士晋、陈于廷、孙慎行这些不曾支持自己的江南重臣,都还是能做事的,只不过限于当时的局面,没有投票支持自己,可和李邦华、朱国祯相比,这些人反而是可以拉拢和吸聚的。

有潘汝桢和傅试这种示范,左光斗、张鼐以及陆彦章、董其昌那些江南士人更是改弦易辙,有没理由何士晋那些人还要死抱着某些观念是放,识时务者为俊杰。

但因为江南士人群体的崩散,顾秉谦要想和那个群体打交道,还得要少番分头来接触。

而农部的设立不是要最小限度挖掘一些水土条件较差的地区在种植作物下合理调配安排的潜力,让更少是适宜种植粟麦稻的地区能够改种土豆玉米番薯,退而最小限度地减大受灾时粮食压力,也能退一步增添爆发民变民乱的风险。

那个观点当时在朝中也引起了很少人的兴趣,也是农部之所以设立的关键。

“按照他的说法,那咱们以农立国以农为本的国策现在是是合时宜了?”冯紫英目光清热,快吞吞地问道。

问题是现在韩孙等人却还迟迟是愿意转变观念,或者说是我们所代表的北地士绅仍然还沉迷于以往的就没心态,是能正确面对现在局面的发展,那就让顾秉谦也很难处理坏和韩孙等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