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沙盘

段正怀听后,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苦笑,心中莫名地泛起一阵不悦。他深知,林逸此言虽诚,却也透露出几分不愿离去的无奈与挣扎。他轻轻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戏谑与认真:“你以为,若我愿意放你,你就能轻易离开这云南国的京都吗?况且,我听闻你身手不凡,功夫了得,何不先留在我身边,做个侍卫?如此,也好过这般低三下四地跪着。”

林逸一听,心中顿时如鼓点般急促跳动,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意间触动了段正怀的敏感神经,连忙调整心态,再次叩首,声音中带着几分惶恐与自责:“微臣一时失言,还望大人海涵。其实,我为官时在皇宫学到一个秘术,愿意献给皇上。”

段正怀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光芒,他缓缓走上前,亲自伸手将林逸扶起,语气中多了几分亲切与信任:“在我这里,凡是能站在我身边的侍卫,都是我视为手足的兄弟。有何技艺,有何想法,都无需这般拘谨,起来说话吧。”

林逸站起身,神色中带着几分专注与期待,他向侍从要来纸笔,随即伏案写写画画,笔触间透露出他对即将展示之物的熟悉与热情。不久,一张大致勾勒出蜂窝煤形状及其制造工具的图纸便跃然纸上。他抬头,目光中带着一丝自豪,向段正怀解释道:“当时,在大殿之上,我有幸一睹那份关于蜂窝煤的图纸。图纸上不仅详细描绘了它的外观,还附带了基本的制作方法。遗憾的是,我还未亲眼见过成品,就因故被派遣至云南国。”

段正怀凝视着图纸,眉头微蹙,显得有些疑惑:“这看上去不也就是煤吗?能有何特别之处?”

林逸闻言,微微一笑,开始详细阐述蜂窝煤的诸多好处:“皇上有所不知,这蜂窝煤看似普通,实则蕴含大智慧。首先,它的设计使得煤能够更充分地燃烧,提高了热效率,减少了浪费。其次,蜂窝煤易于堆放和运输,大大节省了空间,这对于我们军队来说尤为重要。再者,蜂窝煤不是木炭,而是石炭的碎渣,本来我们都是不会用的,便只能堆积在矿洞之中。而且燃烧时产生的烟雾较少,对环境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也是大有裨益的。”

小主,

说到这里,林逸的眼神中闪烁着更加坚定的光芒:“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寒冷的冬日里,军队行军打仗,取暖和烹饪都是大问题。而蜂窝煤的设计,使得我们可以一次性携带足够多的燃料,无需频繁补给,从而保证了军队的机动性和战斗力。这对于我们云南国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的战略资源。”

段正怀听着林逸的讲解,眼中的疑惑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赞许与期待。他意识到,这位看似普通的侍卫,或许真的能为云南国带来意想不到的变革与机遇。于是,他轻轻拍了拍林逸的肩膀,语气中带着几分鼓励与信任:“你没白去他国做奸细啊?或许会成为我们丰国的一大助力。我会考虑如何将其应用于我们的军队和民生之中,回国后你且继续研究,有任何进展,随时向我汇报。”

林逸面色凝重,语气中带着几分郑重:“赵郢擎曾特意嘱咐,关于这蜂窝煤的生产,需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大量制造用于制作蜂窝煤的专用工具;第二步,则是实际制作蜂窝煤本身。这两项技术,都是国之重器,必须牢牢掌握在皇家手中,绝不能轻易泄露给民间,更不能让周边的国家有机会学去,以免对我们的国家构成潜在的威胁。”

段正怀闻言,手抚下巴,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任何一个细微的技术优势,都可能成为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他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睿智与无奈:“确实,要想永远保密是不可能的,但只要能瞒住五六年,就足以在对付几个邻国时占据先机,绰绰有余了。想想当年,若不是那位老顽固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要打压,我们丰国又怎会落得如今这般一盘散沙的局面。如今,有了这蜂窝煤这样的利器,怕也只能先着眼于改善民生。想要提升军事,是不可能了。”

段正怀吩咐身边的侍卫给林逸安排新的身份。直到回到丰国,林逸都没有离开段正怀百步的距离。

这边厢,赵成宇在繁忙的政务之余,意外地收到了高凌燕接连几封加急军信。展开信笺,一行行苍劲有力的字迹映入眼帘,详细汇报了前线战况,告知他收复兰陵国的行动进行得异常顺利,捷报频传,几乎未遇大的阻碍。赵成宇阅毕,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壮志,对未来的战略布局充满了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