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农业策论

这时,位于朝堂最末端的冷大人,眼见皇上对民间策论如此重视,心中一动,决定趁热打铁,为自己的学生争取机会。他轻轻整了整衣襟,缓缓站出身来,躬身行礼道:“皇上,微臣府衙中亦有几位才华横溢的学生,已准备好举荐于朝。既然皇上正广开才路,不知可否让微臣的学生也参与此次审视?”

赵成宇闻言,目光微转,似乎看穿了冷大人的心思,却也不以为忤。他微微一笑,图省事地询问道:“哦?你的学生们也写了策论吗?”

冷大人连忙拱手作揖,答道:“回皇上,微臣已命他们撰写策论,以表对国事之关切与见解。”

赵成宇点了点头,显得颇为满意:“既然如此,那人就无需亲自来见了。你且将他们的策论送来,我自行审阅便是。若真有过人之处,自会安排他们前往客栈等候。县令之位,虽非显赫,但若能为民造福,亦是仕途之起点,我还担心你的学生本是为了做京官来的不愿前往呢!不过你也要问问他们,要是不愿意的,就不要递名单上来,免得不小心就欺君了。”

赵成宇看着众人脸上精彩纷呈的表情,心里别提多开心了,他忍不住捂着肚子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回荡在宫殿里,让在场的大臣们都感到一阵寒意从脊梁骨上升起。他们的脸色变得苍白,额头上也冒出了冷汗,原本坚定的心开始动摇。有些人甚至不自觉地后退几步,仿佛想离赵成宇远一些,以免被他那恐怖的笑声吓到。

冷大人听罢,心中大喜,连忙谢恩道:“微臣代学生们谢过皇上隆恩!定当督促他们勤勉治学,不负圣望。”

朝堂之上,随着冷大人的退下,一场关于人才选拔的讨论暂时告一段落。但赵成宇的心中却已有了更深的盘算。

赵成宇在仔细审阅完最后一篇策论后,脸上难掩疲惫之色。他轻轻揉了揉太阳穴,目光扫过仍站立在朝堂之上的官员们,心中暗自思量,似乎还有许多事务尚未处理完毕。然而,身体的疲惫已不容他再继续逗留,于是他轻轻一笑,将目光投向了身旁的苏丞相和高丞相,略带调侃地说道:“二位丞相,朕看这策论看得眼睛都疼了,实在是困乏至极。你们可别告诉我,连皇后都比你们有能耐啊!这剩下的事情,你们就辛苦一下,整理成简章,待晚点送去御书房再行审阅吧,我躺会。”

说罢,赵成宇故意装出一副疲惫不堪的模样,弯下腰,一只手轻轻捂着眼睛,仿佛连睁开的力气都已耗尽。他缓缓走出朝堂,留下一众官员面面相觑,随即又连忙各自忙碌起来,准备将未尽之事整理成简章,以待皇上御览。

而另一边,被赵成宇召见的几波人,包括那些即将被安排任职的民间才俊,也被引领至御书房外等候。不多时,换上一身轻便便服的赵成宇,悠然自得地走进了御书房。他随意地坐在椅子上,双腿交叉,脚尖轻轻晃动,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与方才朝堂上的威严形象判若两人。

马靖作为被选中的民间才俊之一,初见这一幕,不禁有些吃惊。他从未想过如此孩子气模样是皇上,与传言中那个杀伐果断、雷厉风行的帝王形象大相径庭。但转念一想,皇上也是人,或许在私下里,他也有这样放松的一面吧。

倒是那位陪同马靖前来的官员,对此情景显得颇为淡然。他曾在朝堂上亲眼见过赵成宇举剑杀人的果敢与决断,因此对于皇上此刻的轻松姿态,并未感到过多的惊讶。他心中暗笑,或许这就是皇上的独特之处吧,既能在朝堂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能在私下里展现出如此真实、可爱的一面。

在御书房内,赵成宇与这些民间才俊进行了简短的交流,询问了他们的来历、志向以及对未来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