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农业策论

在赵成宇的皇宫内,一场前所未有的“策论盛宴”正悄然上演。赵琪儿,珍妃与冷妃三位后宫佳丽,以及朝中重臣苏丞相与高丞相,竟都被赵成宇一纸令下,齐聚一堂,共同面对桌上堆积如山的策论文章。这突如其来的任务,让平日里习惯了各自忙碌的他们,都不禁面面相觑,心中暗自叫苦。

赵成宇站在高台上,望着眼前这群平日里高高在上的人物,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容,他故意摆出一副无赖的模样,说道:“各位爱卿,各位娘娘,三日内,这些策论必须阅完。我知道,其中或有代笔之作,但只要真正为国为民着想,我也可网开一面。然而,若是那些词不达意、满篇谄媚之词,哼,就别怪朕不留情面了。到时,名单呈上,罢官还是杀头,之后再说!”

苏丞相闻言,眉头紧锁,似乎有话要说,却又在赵成宇那不容置疑的目光下,硬生生将话咽了回去。

高丞相连忙拱手作揖,语气中带着几分谨慎:“皇上,微臣斗胆进言。此番阅读策论虽是大事,但地方官员的任免亦不可轻视。若因此导致官职空缺,即便即刻任命,亦需时日方能填补空缺,这对于皇上您力推的花生种植计划,恐有不利影响。”

赵成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但他依旧保持着那副不耐烦的神色,淡淡说道:“县衙之中,若真有文官能独当一面,解决花生种植之难题,我非但不会吝啬提拔,反而要重重奖赏!县令之位,能者居之,岂可空置?”

高丞相被赵成宇一番话堵得哑口无言,只能默默应下,心中暗自思量着如何调整策略,以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他亲自执笔,写下了一道诏书,宣布将在此次策论审阅中表现突出的官员,尤其是那些能解决花生种植问题的文官,列为重点提拔对象,并命人即刻公布出去。

一时间,整个朝廷乃至地方都为之震动。官员们开始更加重视此次策论撰写,而百姓们也对这位年轻帝王的魄力与决断力有了新的认识。在这场看似荒诞的“策论盛宴”中,赵成宇不仅巧妙地解决了审阅策论的难题,更在无形中推动了官员队伍的优化与农业发展的进程。

随着赵成宇那道关于策论的诏书传遍全国,各大菜市口前纷纷竖起了百米皇榜,将几份诏书内容一字不落地公之于众。百姓们驻足围观,议论纷纷,对这位年轻帝王推动农业发展的决心表示敬佩。而朝中的官员们更是紧锣密鼓地投入到策论的撰写中,期望能借此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与智慧。

结果连所有学院的先生都给自己的学生布置策论的课业,自己也写了自己的策论,供人阅读。一时间农业发展就连不识字的农人都能聊上那么两句。

在这股热潮中,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忙碌了两日。直到夜幕降临,灯火阑珊之时,赵成宇才恍然想起,自己似乎还忽略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他放下手中的笔,抬头望向在一旁默默整理文书的赵琪儿,问道:“对了,那二位丞相的策论呢?我怎么没见着?”

此言一出,苏丞相和高丞相皆是一愣,随即面露苦笑。这两日来,他们不仅要审阅官员们的策论,还要处理日常的政务,加之年事已高,身体自然有些吃不消。此刻被赵成宇问及策论,他们心中虽感无奈,却也只好如实相告:“回皇上,臣等忙于公务,尚未能腾出时间撰写策论,请皇上恕罪。”

赵琪儿见状,连忙上前打圆场,她深知父皇的脾性,也心疼两位丞相的辛劳,于是温婉地说道:“皇上,两位丞相这两日也是夜以继日地忙碌,着实不易。不如今日就让他们留在御书房的偏殿休息,明日上朝前,他们可以在书房里静心撰写策论。待写好后,直接呈给父皇审阅,也好为其他官员做个榜样,如何?”

赵成宇闻言,心中虽有不满,但转念一想,赵琪儿所言在理,自己确实不该过于苛责。况且,看到两位丞相疲惫不堪的模样,他也不禁心生恻隐。于是,他轻轻点了点头,算是应允了这个提议,同时也不忘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嗯,就依你所言吧。不过,二位丞相,你们可得记住了,明日朕可是要看到你们的策论的,别到时候又说没时间写。”

两位丞相闻言,连忙躬身行礼,感激涕零:“臣等遵旨,定不负皇上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