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剑势

慕容复恭敬地说道:“前辈过奖了,相信前辈也看出来了,晚辈适才所用虽然是慕容家家传剑法,却借鉴了大理六脉神剑的剑势剑意。当日不是大理高僧大义出手,段前辈慷慨以剑谱相赠,怎会有慕容复今日?大理的大恩大德,慕容复永世感怀。”

段正明虽然没有说什么,但脸上的笑意却更浓了,显然对慕容复的态度很满意。

慕容复这话表明了饮水思源,不忘旧恩的衷心。

武林中人虽然讲究义字为先,但是这武林中,忘恩负义的事情简直如恒河沙数,不胜枚举。升米恩,斗米仇。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这种事情,段正明见的太多了。

他不是没有担心过慕容复他日会忘恩负义,但从慕容复发自内心的诚恳恭敬来看,对方是真的表里如一地尊敬自己等人。论武功,慕容复早就已经在自己和众位本字辈师兄弟之上,可是对方对自己的恭敬更胜往昔。

而这次战斗,慕容复出力最多,几乎是以一己之力逆转了原本岌岌可危的战局,挽回了大理的颜面。试想,唯一的皇子被掳走,而大理方面却什么也做不了,日后段家在武林中有何颜面?又为大理考虑,放下仇恨和大敌达成和解,避免了进一步的损失。

武功高强、知进退、识大体、懂感恩,同时具有这几样资质的武林人士,还要是青年才俊,太少了。

世界上有一种人,在落魄的时候能够谦卑处下,令人方方面面挑不出毛病,可是一旦得志,便翻脸不认人。

这样的人典型的代表是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吞吴会,然而得志之后,第一件事情便是赐死了陪自己走过了几十年屈辱岁月的大夫文种。

显然,慕容复不是这种人。

段正明对慕容复是越看越满意,甚至有点遗憾自己没有女儿,不然的话就嫁个女儿给他了。不过之前在天龙寺的时候,慕容复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那位王姑娘是他的未婚妻,想来这一条路算是行不通了。

段正明自嘲地笑笑,怎么自己年纪大了反而变得这么婆婆妈妈了呢?

他向来操心国事,夙兴夜寐,因此年过半百,依然膝下无子,因此对段誉这个侄子分外疼爱。但现今看慕容复也是越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