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42集《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 妙音0 5215 字 17天前

后来八年后他就跟和尚说,我心中已有悟处。六祖大师说,你有什么悟处?他说:“说似一物即不中。”就回答刚开始他的提问:你从什么地方来?就是,我从离相的清净心而来,我从本来无一物而来。“说似一物即不中”,就这个东西是离一切相的,叫一个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诸位!从今以后,请你不要再说你的根性怎么样,说你烦恼很重、业障很重。其实这个都是后来的。你一开始你记得吗?你从什么地方来?其实你一开始是清净本然的,这是你要知道的。所有的东西都是你一念妄动以后产生如梦如幻的作用。

但仅仅安住一念心性,这个还不是重点。六祖大师毕竟是高手,他讲到下面那句话:“还有修证否?”这个重点了。就是说,你回到了清净心,是你本具的,这个东西可以修证吗?可以修吗?修,就是你会进步。它有一种进步的空间吗?这个不要落入偏空了。他说:“染污即不得,修证即不无。”可以修证,这个很重要!很多人产生错觉:大白牛车我本来具足,我只要知道就好!有些人读了《楞严经》以后,好像觉得他大事已办了,就等着大白牛车直接把他带到成佛就好了。执理废事!记住:“修证即不无!”

小主,

诸位!你今天的大白牛车跟明天的大白牛车,可以说是一样,也可以说不一样。我解释一下,它是可修证性的。所以,佛法那种中道难就难在它有不变性,它又有随缘性。如果大白牛车修不修都一样,那谁去修呢?那你就变自然外道了,我就等大白牛车自己开就好了,干嘛忆佛念佛呢?

蕅益大师讲一句话,他说,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不可思议,所以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就是说,你以前不懂大白牛车,所以你只好怎么样?心外求法。我业障深重,阿弥陀佛万德庄严,我等待佛陀的救拔。你把修行的整个成败诉诸佛力的摄受,也可以。但是你对阿弥陀佛的皈依心要很强,要百分之百。这个是几乎要百分之百,因为你自己业障深重。但是你仰仗佛力的摄受,这个可能会有问题,因为你烦恼不能太重。一般来说,完全靠佛力摄受的人,那种皈依的心要百分之百。

而透过大白牛车修学,就是说,你念佛的时候是两种力量:一个佛力不可思议;第二个,你要知道,你能念的心也不可思议。业障深重是如梦如幻的,我把业障深重拨开来,我的心是“如”,我本来就具足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我只是怎么样?“托彼名号,显我自性。”以自性功德力跟佛力的摄受加持在一起。就是蕅益大师说的信他、信自。当我们临命终的时候,我们回顾我们今生的过去,可能自己有做善事,有做恶事,但是你只要不落入因缘所生法,你只要回光返照,记住“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马上能够保持正念。所以大白牛车的好处就是,它会让你快速地从因缘所生法里面回归你一念的本性,你不用在过程里面去对治说:这个妄想是假的。都不需要!你只要告诉你自己:“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就有自性力了。

诸位!你心外求法,仰仗佛力,是一种力量的摄受;你明白《楞严经》《法华经》,启动大白牛车再来念佛,你是两种力量。佛力不可思议,还有一个心力不可思议,能念的心不可思议,两种力量来摄受你。宇宙间两个强大的力量,一个是佛力,一个是内在心灵的力量。

蕅祖为什么说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不可思议?也就是说,大白牛车虽然本具,但是它是可修证性,就是六而常即、即而常六。我们说过,你不要以为大白牛车虽然本具,你就什么事都不想做,你要去操作它。你越操作它,它越明显,它的功能越强。是这个概念。这所谓的“种种诸藏,悉皆充溢”,你必须由理观、事修去启动它,才不会执理废事。

卯三、广明心等

我们看卯三的“广明心等”。看经文。

而作是念:我财物无极,不应以下劣小车与诸子等,今此幼童皆是吾子,爱无偏党,我有如是七宝大车,其数无量,应当等心,各各与之,不宜差别。所以者何?以我此物,周给一国,犹尚不匮,何况诸子。

这个长者就作是念,说“我财物无极”。作为一个佛陀,他有内德外德,内有智慧,外有福报,所以“不应以下劣小车与诸子等”。我不可能把这个三乘的小车给他们,只是达到解脱道然后就不管他们了。“今此幼童皆是吾子”,这些三乘的儿子,是我来到娑婆世界八千次,好不容易点点滴滴把他们栽培起来,虽然他们善根有小乘大乘的差别。一般我们说,大乘是佛陀的长子,声闻是佛陀的庶子,小儿子。不管是大儿子、小儿子,在佛陀看来,“爱无偏党”,我没有私心,可能过程有差别,但是要培养他们继承家位、成佛的心,这一块是没有差别的。那么,既然我有如此七宝大车,而且其数无量,我应该等心来各各与之,不宜差别。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这个大白牛车就算给整个三界火宅的众生,“犹尚不匮”。就是你不管是造五逆十恶,还是修人天的五戒十善,每一个人都有真如本性,何况是出世间的三乘善根之人呢?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对于“各各与之,不宜差别”,他做一个说明。他有一段很重要的话,说佛陀度化众生,叫做“不移本习,而示真实”。什么叫“不移本习”呢?就是佛陀面对生死凡夫,他不会想改变你的习气。比方目犍连尊者喜欢神通,舍利弗尊者喜欢智慧,优波离尊者喜欢持戒,那么佛陀对他们的教育,“不移本习”:你喜欢神通那就修神通吧,智慧也可以,持戒也好。

那么怎么样从不移本习而示真实呢?蕅益大师就引用天台的教观,叫做“一切法趣”。这句话很重要,不容易理解,但是你把它听懂以后,对你操作很有帮助。

什么叫“一切法趣”?真如有不变性,但是它有随缘性。比方说你布施,操作布施的时候,如果你不懂大白牛车,那就是修布施的“法”,要修这个法。如果你知道怎么样操作大白牛车,修理观,回归到一念心性,知道能念的心、能思的心不可思议,那么这个时候大白牛车就是“布施为法界,一切法趣布施”。就是说,你在布施当中,你的真如全体不变,全体随缘,已经跑到布施这个法去了。这样懂吗?

小主,

我再讲一次,“布施为法界,一切法趣布施”,就是说,真如本性本来是遍满的,你不修的时候它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但是你一动,开始修布施的时候,它这个大白牛车就跑到布施,来加持你的布施这个法。当你在持戒的时候,“持戒为法界,一切法趣持戒”。就是真如是清净,但是它又随缘。你在持戒的过程中,他跑到持戒的法去,帮助你持戒的法。也就是说,你的布施跟你的持戒和别人不一样。别人的布施、持戒只有法力,你多一个自性功德力的加持,你有两种力量,因为真如的加持力跑到那边去了。所以你的布施更加坚固不容易退转;第二个,更加圆满、广大。

所以,这个真如的操作好就好在哪里呢?它有差别习性,它也有平等性。就是你不修的时候它是“一切法如”,你开始修的时候叫做“不移本习”,它不改变你本来的习气,“而示真实”。

你看我们念佛也是一样,“念佛为法界,一切法趣佛号”。说是“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赞叹自性功德力。自性功德力,没有提佛号的时候它是圆满的,但是你念佛的时候,“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当你念佛的时候,所有的真如跑到这句佛号去了,去启动这句佛号。蕅益大师不是说吗?一个人,你不懂真如本性,你不会真正懂得佛号的力量;你没有用佛号的力量来帮助你,你也不可能开显真如本性。也就是说,你整天打妄想在念佛,你把无量光、无量寿念成有量光、有量寿,因为你的心态太狭隘了。但如果你今天透过理观的智慧来念佛,那就不一样,那是“佛号为法界,一切法趣佛号”。佛号里面有你的大白牛车的力量,真如全体不变、全体随缘,随佛号的因缘而显现出来。这个佛号就是,你念的佛号有你的自性功德力在里面,就在这里,就是所谓的“不移本习,而示真实”。

寅四、诸子得车欢喜喻

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

三乘的诸子本来心中是要三车,结果佛陀给他一个大白牛车,可以说是“得未曾有”,内心感到欢喜。那么为什么“得未曾有”?因为“非本所望”,就是超乎他心中的期待。

诸位!诸子为什么离开三界?他们可不是奔着成佛去的,他们只是想要离开三界火宅,没想到佛陀给他成佛之道,所以说是“非本所望”,超越他的期待。

那这样讲,佛陀先施设三乘的方便,然后再给他一佛乘的成佛之道,这样子佛陀是不是有虚妄的问题呢?

丑四、佛无虚妄喻分三:寅一、垂问;寅二、回答;寅三、述叹

寅一、垂问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是长者等与诸子珍宝大车,宁有虚妄不?

佛陀就问舍利弗,说:“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这个长者最后没有给他们三车,而是平等给予诸子一个珍宝的庄严的大白牛车,那么这样子这个长者难道是虚诳妄语吗?你一开始说给三车,结果给他一个大白牛车,那这样子是不是有妄语的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