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22集《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 妙音0 5539 字 16天前

在法华会上之前,二乘人的修学叫做依法修学、各得其所,他们都是在各自的法门修学。比方修四谛、十二因缘或者菩萨的六度,都得到各自的功德,以为这样子就大事已办了。但是到《法华经》的时候,佛陀二话不说,他不再讲你们的问题了,佛陀把自己的智慧现出来。其实,蕅益大师说,这一段经文不但是告诉二乘人,它后面的重颂有说了,包括了权教的菩萨,包括凡夫。只要没有入初地之前,佛陀就是把他当当机众。就是说,其实诸位你们要知道,佛陀的智慧是有两套智慧:一个是因缘的修证,一个是心性的安住。而你们三乘人只做了一件事情,叫做因缘的修证,你们已经忽略了心性的安住。就好像我们看到了佛陀的瑞相,但没有看到那一道光明。

这隐隐约约是佛陀要开显那一道光明。我们看这个光明是怎么回事,佛陀当初为什么没有说。

壬二、明释迦权实

舍利弗!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着。所以者何?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成就一切未曾有法。

佛陀讲完十方诸佛的智慧是如此,他也讲讲自己成佛以后是怎么度化众生的。他说,舍利弗!我从成佛以来,我怎么度化众生呢?我是用种种的因缘——就是观察众生的根机而施设三乘的法门,这个就是种种因缘;也用种种简单的事物来譬喻这个道理,比方说梦幻泡影等等这种譬喻,来“广演言教”,广泛地用言词来说明这个三乘的道理。总而言之,佛陀以三乘的方便来引导众生。干什么呢?“令离诸着。”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如来有种种的方便知见。如来的知见,这个地方指的是实智,佛陀安住一念心性;方便知见,指的是种种的三乘因缘的修证,方便知见就是权智。佛陀实智权智都具足。因此,“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这个“无量”,就是指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无碍”,佛陀的四无碍辩才;“力无所畏”,十力、四无所畏是佛陀的广大的智慧,能够无所畏惧;乃至于四禅八定种种的“解脱三昧”,在三昧当中生起种种的波罗蜜,所谓的“不起灭定而现威仪”,这个就是解脱三昧。都能够深入无边,“成就一切未曾有法”。就是说,佛陀为什么能够广设方便呢?因为佛陀曾经亲近十方诸佛,而且也曾经经历过很多的众生,所以他能够广设方便。他有这样的一种因缘的经历。

这个地方的经文,古德的解释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无数方便”,第二个是“令离诸着”。

首先我们看佛陀度化众生的方便。天亲菩萨讲到,佛陀度化众生有四种方便:第一个是往成就。佛陀在大般涅盘当中是没办法度众生的。佛陀必须以大悲的愿力从空出假,来到凡夫的世界,示现八相成道。就是他要往生,随愿往生。第二个,教化成就。佛陀必须要用种种的随类化身,应该现什么身。他也要考虑这个身相的问题。第三个就是说成就。他要根据众生的根机,说三乘乃至于五乘的法门。最后,功德毕竟成就,使令众生依法修学而成就相应的功德。

这个地方就是佛陀的方便,他就是有四种方便。这是天亲菩萨的解释。

其实,这句话重点在“令离诸着”。“令离诸着”这四个字,其实跟我们一般凡夫的理解有所不同。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佛陀在这个地方已经不考虑凡夫的需求,也不考虑凡夫的知见。佛陀在本经的说话是单刀直入,不再遮遮掩掩。我们以前的理解是这样,比方说我们修五戒十善,五戒十善是一个善业的造作,所以我们生天了。为什么生天呢?是因为我们修五戒十善。因为造五戒十善的业因,而这种善因成就人天安乐的果报。

这种因果的问题,怎么就“令离诸着”呢?其实佛陀不是这样看的。

诸位!我们看看佛陀是怎么看五乘法门。我们看蕅益大师的解释,他说:佛陀讲五戒十善的目的,是让他远离三恶道的执着。这种五戒十善对一念心性产生一种因缘的熏习,它自然出现人天果报,因为你不再执着杀盗淫妄。心性它是这样,你放弃了A,它就给你B;你放弃了B,它就给你C。就这样子。你放弃的越多,你就得到越多。

所以,从佛陀的知见来看这个五乘,他是说:因为你修五戒十善,所以你远离了三恶道的执着,出现人天果报;因为你修四谛十二因缘,你远离了三界果报的执着,所以你才出现涅盘寂静;因为你修菩提心,六度法门,所以你远离对涅盘的执着,才出现菩萨的功德。这个是佛陀的看法,叫做“令离诸着”。

但是对我们凡夫来说,不是啊,我们叫做修因证果。你一个权教的菩萨说:我今天修布施,我可不是白布施的,我是要成就布施波罗蜜的功德;我持戒,是要成就持戒波罗蜜的功德。我们凡夫是一种有所得的因缘造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是从佛陀的眼光,他是从一念心性的角度来看我们。其实,人天果报你本来就具足了,你是用布施持戒的方法把它启发出来而已;涅盘寂静的功德你本来也具足了,但是必须要四谛十二因缘的观察才把它显现出来;你西方极乐世界功德也具足,但是必须要用信愿持名的方法把它启发出来。这说明了佛陀为什么能够有这种方便力,因为他亲近十方诸佛,他过去也勇猛精进广度十方众生。他一方面广修法门,又把这些法门套在众生里面,他累积了广大的智慧跟经验。他知道该怎么做来启发众生的自性功德,叫做“令离诸着”。

所以我们从此看得到,佛陀看事情,所谓的佛的知见,跟凡夫的知见的确有落差。就我们来说,我们叫修因证果;对佛陀来说,因为你放弃了下面的东西,真如就报答你,给你上面的东西。你放弃了娑婆世界,真如就给你极乐世界。就这么回事。就是,所有的修行,以佛陀来看叫做“令离诸着”。

蕅益大师整段的经文就是这样解释的,这个是从佛陀的眼光来看我们的修证。这个地方,隐隐约约也看得出有一点不一样的情况出现,佛陀看样子是要讲真话了。他不再站在众生的眼光来看事情。

辛二、绝言叹二智 分二

壬一、举绝叹之由

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舍利弗!取要言之,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这以下解释前面那一句话。为什么我们修了这么多法门,只有一个目的叫“令离诸着”呢?

他说,舍利弗!因为佛陀能够有种种的分别,他能够分别众生什么样的根机、应该说什么样的法门,来巧说这些三乘的方便。“言辞柔软”,这个地方指卷的是佛陀应机说法。佛陀也不强求,恒顺众生,要言辞柔软。“悦可众心”,佛陀说法,“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陀这么多的善巧方便,是因为,“取要言之,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陀在一念的心性当中全部具足成就。说到重点了!就是说,佛陀所有的方便,都来自于一念心性的成就,就是“方便有多门”,其实是“归元无二路”。

我以前在读佛学院的时候,其实也发现过这个问题。我读佛学院的时候,一开始做老法师的侍者,我亲近过五个老法师。我们当然平常听老师上课,下了课有时候跟老师也喝茶、请教问题等等,私底下有互动。我做侍者,我跟老法师的互动可能还比较多的。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说,当我跟某一个老师请教问题的时候,这位老师讲的就是持戒,啊,赞叹持戒法门不可思议,整个修行就套着以持戒为根本。我在亲近另外一个法师的时候,那个老师他老人家喜欢修止观的、参禅的,他就以止观的法门,啊,这个止观是一切妙,第一妙法。用止观来引导我。另外一个法师是学教的,他就把整个天台的教观讲得非常玄妙。

我们一个初学者,当然我们是学习所有老法师的优点,但是学完以后我们会想一个问题,持戒、止观、教理到底哪一个比较重要?我想每一个初学者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因为佛教很多元化。就是,佛陀讲这么多法门,我到底应该怎么做?一开始我们在法门当中产生疑惑,因为太多门了,不知道进哪一个门。后来我慢慢学经典,看了蕅祖的开示,我终于找到答案:原来我们不应该注意法门,重点在目标。你要用目标来引导法门,叫做称性起修。

所有的法门的重点,就是启发清净心跟菩提愿。你怎么样能够做到这一点,这个法门对你就是妙法。如果你今天不知道这个道理,你执着那个法门,你只是想要通过这个法门来修因证果,那你失去了佛陀的本意了。方便固然有多门,但是请你记住一件事情,佛陀的目标只有一个:开显自性的功德,启发你的菩提愿。就这件事情。

所以,我们可以从目标来检验我们的因地对不对。就是说,你今天这个法门越修越执着,结果你自己把自己绑住了,那这就不是佛陀的意思。佛陀前面讲得很清楚,我们再把佛陀这句话看一下。佛陀“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干什么呢?令离诸着!结果你自己从法门当中把自己绑住,这个就违背佛陀的意思了,背道而驰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佛陀所有的言辞,都是一念心性具足,所以发动出来。就是,虽然“方便有多门”,但是它的方向是很清楚的,就是清净心跟菩提愿。就是依体起用,从一念清净心的角度而开出无量的法门;众生从无量的法门回到清净心。就是一个这样的过程。

你现在把这个道理弄清楚以后,我们可以开出真实相了,佛陀开始讲真实相了。就是说,到目前为止佛陀讲了两件事:一个权法,一个实法。权法就是因缘果报的修证,实法就是一念心性的安住。这两个怎么融通呢?这个就是下面的重点,也是本经的重点。

小主,

有人说〈方便品〉是整个《法华经》前半段开权显实的核心,那么这段经文是整个〈方便品〉的核心。也就是说,你把这段经文弄清楚了,半部的《法华经》,什么叫开权显实,你就了解。开权显实就是你怎么把因缘修证的权法跟一念心性的安住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你怎么把佛陀所现的瑞相跟那一道光明圆满地结合在一起。怎么结合,这以下经文要说明了。

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