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是安心,先把心安住。安住以后,开始观照了。观照的目的就是启动佛法界。我们看天台智者大师怎么说。
“心即实相”,我们一念心性当体就是即空即假即中,就是中道实相。所以中道实相不要去求,本来就是中道实相。说,欸,我为什么不是中道实相呢?因为你现在是打妄想,你现在是一念心识。但是,如果你把它回到原始点的时候,我们一念心性本来就是真空妙有的。
前面讲真空,那怎么启动妙有呢?修即假。“初观为因,观成为果。”所以你开始观的时候,已经成就成佛的因;观成以后,就是成佛的法身的功德。观照一念心当体即空即假即中,有两个好处:第一,“恶觉不起”,对烦恼产生调伏;第二个,又产生好的引导。“心数尘劳”,种种心识的活动,或者一个或者多个,都能够转烦恼成菩提。是为“观心”。
诸位,观心是成佛的捷径!改造生命,从行为上改造那叫做远路;先从思想改造是捷径。就是说,我们要成就佛陀的功德,第一件事情,先把自己的思想改造成佛陀的思想,就是先开示悟入佛的知见。
丙二、观十如是
那么,佛的知见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往下看,就十如是了。
这个《法华经》的十如是,是整个〈方便品〉的关键的核心思想。十法界十如是,我们把它念一遍。
二、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
《法华经》说,我们在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
首先,观察它的相状。相状就是表现在外的,叫做相状。天台智者大师把这十法界分成四块:第一个,三恶道的相状是苦恼相;第二个,三善道的相状是安乐相;第三个,二乘的相状是涅盘寂静相;第四个,佛菩萨的法界叫做悲智双运的相状。四种相状。这个你待会可以对照我们的附表第三面,它有十界差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什么是性呢?隐藏在内的叫做性。这个性就是思想。有四种思想:三恶道叫增上恶念,三善道是增上善念,二乘叫出离心,佛菩萨是菩提心。就这四种相状就配四种性。
什么是体呢?相跟性合起来就是一个五蕴的自体。如果是三恶道,那就是一个摧折身心的五蕴。摧折就是很痛苦了,刀山油锅了。如果是三善道就是“升出色心”,就是安乐的身心。如果二乘人的身心世界呢?叫做素法身。素就是空空荡荡,很寂静,但是什么都没有。没有庄严,就是素法身。佛陀的法身叫无极妙法身,一念的清净心、无量的功德庄严,叫做妙法身。
这个相、性、体,就有这个力。力,就是有它潜在的功能,还没有表现出来叫做“力”。
表现出来叫做“作”。遇到因缘以后,它这种善恶的功能显现出来种种身口意的造作,叫做作。潜在的种子叫做力。
那么,造作以后,就成就一个因种。这个因种可能是三恶道的因种,也可能是三善道的因种,也可能是一个二乘的因种,也可能是佛菩萨的因种。
这个种子遇到种种的环境的熏习的增长,就有种助缘,最后变成果跟报。
这个果是偏重思想,叫等流果。比方说你以前如果是烦恼很重,某种程度你过去生刚从三恶道出来;要是有些人比较善良,他就是从三善道出来;那你一个人喜欢寂静,你过去生就算没有出家,你也应该修过出离法。你看有些人他一出生菩提心就很强,他前生受过菩萨戒的,听过《法华经》,所以他有那个等流的果,等流习气。
第二个,有他的报。这个是果报的受用,他有快乐、痛苦果报的受用。
最后是本末究竟等。这个本就是最初的相,末就是最后的报,是平等地安住一念心。
诸位!这个是《法华经》特别的地方。我们一般的因果的修证是向外,从因缘所生法去修因证果。这个是远路。《法华经》不是。注意啊!一个人改变因果的捷径——从内心改变!你只要能够启动佛法界的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缘果报,就可以了。
当然,关键在相状。因为如是性,这个心是不可捉摸的。我们现在是借相修心,我们要借悲智双运的相状来启发我们的菩提心;我们通过涅盘寂静的相状启发我们的出离心。
你看《法华经》,到最后你说,欸,我去哪里去找悲智双运?我看每一个人都不是悲智双运!要诵经啊!你在凡夫法界很难找到佛的法界的相状。所以,读了《法华经》这种大乘经典以后,那你要多多读诵经典了,就是借佛菩萨的这种功德相来启动我们的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作、因、缘、果、报。
这个观念我们再把它强调一下。本经的正修,一心三观。开显佛慧就是一心三观的智慧。
一心三观的智慧有三段。我们先看第一段的“总标法义”。为什么要一心三观呢?先看第一个。
一、总标法义。
慧思禅师云:心性自清净,诸法唯一心。此心即众生,此心菩萨佛。生死亦是心,涅盘亦是心。一心而作二,二还无二相。
——《大乘止观法门》——
慧思禅师说:“心性自清净,诸法唯一心。”我们要修行,前面说过,要把因果的法则拉到一念心性,这才是捷径。不能从因缘所生法去修因证果,这样子就糟糕了。
心性有本体跟作用。本体就是当体即空,就是本来清净;但是当我们起作用的时候,就落入十法界十如是,就有很多的理具事造。当它起作用的时候,“此心即众生,此心菩萨佛”。当我们迷惑的时候,我们违背我们的清净本性,叫做背觉合尘。这个时候我们启动的是众生法界的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如果我们回光返照我们一念心本自清净、本自具足,叫做背尘合觉,那我们启动的是佛菩萨的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所以,生死是它,涅盘也是它。一心,因为迷悟的因缘而开出了染净的因果;但是当它回归到本体的时候,还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本自具足。也就是说,心性是最公平的。你怎么操作它,它就现什么给你受用。当我们离心性越远的时候,就是你这个人离家出走越远,你就越堕落了。
所以,佛法看一个人好坏,如果你还在说这个人修多少善业,那表明你还是一个初学者。真正入大乘法门的人,他只要问你一句话,他看你的讲话离心性有多远,就是古人讲的“道一句”!如果你都是心外求法,那你这个人有福报也没什么用,都是魔业。这个福报为什么没有用呢?因为福报只会让你放逸而已。一个迷惑的人,福报越大越危险。福报不见得是好事,看你怎么用。用得好,你借假修真,用福报力来成就功德;弄得不好,你在福报中迷失自己,那你造的业是非常可怕的。所以,一个人的成败,从观心的角度,就是看你离心性有多近。也就是说,从这个乞丐离家有多近(他的观照力有多强),就看得出来这个人成佛的时间还有多久。所以观心是关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二、别明修法。
(一)缘修。
智者大师云,隔真妄,破九界,显佛界,为缘修。
智者大师把修行分成两块:
一个叫缘修。就是你如果不走《法华经》,那只能在因缘所生法,就是根尘识的因缘去修,那么这样就产生“隔真妄”,就产生对立了,真妄是对立的。但是你很努力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用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破九界”,然后开显佛界,这叫缘修。
我们再往下看下一段。
在生灭因缘中对治根尘识,生灭对治法则。
所以,当我们不走心性这条路来改变自己,当我们选择从根尘识的碰撞、从因缘上来对治,那你的人生变成对立的,你只能要么偏空,要么偏有。没有用理观的心性来整合,那你就不是一佛乘了,你落入了三乘的对立法门。这叫缘修,就走上了远路。
(二)真修。
我们看本经,《法华经》的修学,叫真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