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王生呢,自然是名落孙山了,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中,被父亲狠狠责骂了一顿,心中懊悔不已,想着自己当初若是能踏实读书,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可事已至此,也只能等下次再努力了。
中举的学子们稍作休整,便又开始为会试做准备了。苏瑾更是不敢懈怠,他收拾行囊,告别家人,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与忐忑。
到了京城,苏瑾见识到了这繁华的大都市,也感受到了来自各地举人的竞争压力。他在客栈里住下后,便每日去书馆与其他举人交流学问,互相切磋,日子过得紧张而充实。
终于,会试的日子来临了。这会试的场面,可比乡试更加宏大,考场的规制也更为严格。苏瑾怀揣着紧张与兴奋,再次走进考场,凭借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应对那一道道考题。
待会试结束,又是一番漫长的等待。最终,苏瑾有幸通过了会试,成为了贡士,离那殿试的荣耀,又近了一步。
而此时,礼部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殿试之事。
这一日,殿试开始,苏瑾等一众贡士齐聚朝堂,朕亲自出题策问,看着堂下那一个个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心中满是对未来能臣的期许。
苏瑾拿到策问题目后,先是细细思索一番,然后结合自己所学以及平日里对国家大事的思考,奋笔疾书,将自己的治国方略、对时事的见解一一写了下来,那文章写得条理清晰,言辞恳切,满是为朝廷、为百姓着想的心意。
待殿试结束,朕与大臣们一同审阅答卷,最终评定出了一甲、二甲、三甲的名次。苏瑾凭借着出色的表现,高中二甲,赐进士出身,那一刻,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多年的梦想终于成真,只觉自己的辛苦付出都有了回报,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在这仕途上勤勉为官,为大明的江山社稷鞠躬尽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着这科举取士制度的完善与实施,整个大明的士林风气也为之一变。学子们更加注重真才实学,平日里不再只是死记硬背经书,而是积极关注时事,探讨治国理政之策,那各地的学馆里,学术氛围愈发浓厚,争论之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在民间,百姓们对科举也越发重视,家中若有子弟读书,那都是全力支持,盼着能出个进士,光宗耀祖。而且这科举选拔出的人才,进入官场后,也确实为地方治理、朝廷决策等诸多方面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思路,让这大明的天下,朝着更加繁荣昌盛的方向发展。
在这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着各自的人才选拔以及教育制度等方面的情况,且与1384年科举取士制度完善有着诸多关联与可比之处。
在英国,当时正处于中世纪晚期,其人才选拔主要依赖于贵族的世袭以及教会的举荐。贵族子弟凭借着家族的地位与财富,往往能轻易地进入宫廷或者地方担任官职,享受着特权与荣耀。而教会则会举荐那些在神学、教义等方面有一定造诣的教士,参与到一些宗教事务或者与教会相关的世俗管理中。与大明通过科举这种面向广大平民、以学识才能为主要考核标准的选拔制度不同,英国更侧重于出身与宗教背景的人才任用,体现出不同国家社会结构与人才选拔机制的差异,英国重贵族世袭及教会举荐下的人才任用,大明则重学识才能考核下的科举取士。
在法国,中世纪晚期的法国,其官员的选拔一方面有着浓厚的贵族血统因素,贵族家庭的后代在政治领域有着天然的优势,能够获得众多晋升机会;另一方面,国王也会从一些有学识的市民阶层以及新兴的资产阶级中挑选人才,不过这种挑选往往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考核程序,多是凭借国王的个人喜好或者大臣们的推荐。相较于大明完善的科举取士制度,有着明确的考试层级、规范的考核内容以及公平公正的选拔流程,法国的人才选拔显得较为随意和复杂,体现出不同国家治理理念与人才选拔规范程度的差异,法国重多元因素影响下的相对随意选拔,大明则重统一制度规范下的科举取士。
在奥斯曼帝国,其疆域辽阔,人才选拔有着浓厚的宗教和民族色彩。在宗教方面,伊斯兰教的神职人员在社会中有着重要地位,他们通过对宗教经典的学习与传承,参与到宗教事务管理以及部分世俗事务的决策中。在民族层面,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阶层多从突厥等主体民族中选拔官员,依据家族背景、军事才能以及对帝国的忠诚度等因素来考量。与大明科举取士不论出身、只看学识才能的公平性不同,奥斯曼帝国更侧重于宗教与民族因素的综合考量,体现出不同民族宗教构成与人才选拔侧重的差异,奥斯曼重宗教民族因素综合考量下的人才选拔,大明则重学识才能主导下的科举取士。
在威尼斯共和国,作为商业城邦,其人才选拔主要围绕着商业活动展开。商业家族会培养自己的子弟,让他们学习航海、贸易、金融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凭借着家族的影响力以及个人在商业领域的能力,参与到城邦的商业管理、海外贸易等事务中。同时,威尼斯也会从一些有经验的商人或者航海家中选拔人才,充实到相关的岗位上,以保障城邦的商业繁荣。与大明通过科举选拔出的人才主要服务于朝廷的行政管理、治国理政不同,威尼斯更侧重于商业能力导向的人才任用,体现出不同发展模式与人才选拔重点的差异,威尼斯重商业能力考量下的人才选拔,大明则重综合政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