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惰性很难被根除,或者说是人都有惰性,在原来部落步履维艰、极度困苦的情况下,大家还能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但只要人摆脱了饥饿寒冷,长此以往下,就会自然产生偷懒、耍滑的人,这是用任何手段也无法根除的,只能尽量地用部落的规则来制约这样的习惯和行为,但能产生多大的效果,现在还不好说。
“是真的,族长亲自写的信息,”熊欣也很开心,快一个月了,族长才找到别的部落踪迹,看来已经走了很远,“他说水草族长知道他的方向,需要从现在开始,带着人从水部落开始,往沼泽那个方向修一条路出来,能修多少是多少。”
水部落现在俨然成了一个大工地,到处是建设的场景。
围墙内外已经基本上修建完毕,虽然整体规模比熊部落小了很多,但该有的东西都有——成排的房屋、临时谷仓、厨房、厕所等等,按照最早熊部落的居住房屋来算,这里的房子可以容纳近400人居住。
事实上,在熊洪和熊巫的规划中,除了本部需要有至少800名族人外,其他15个部落只留30人左右用来看管部落,剩下的人口中,则被分到水部落和黑齿部落,用来在冬天和春天建设这里。
“修路吗?没问题,今晚就召集大家说一下。”
……
“既然是族长的要求,那我们就照做就是,没什么好说的,”在水部落新建好的庙堂里,山岚向坐在位子上的几个族长和队长们大声地说着,“无非是现在怎么修的问题,这个族长有没有明确的说怎么做?”
“这个没有,信息只能传回来很短的内容,但安排熊欣等人专门跑一趟告诉我们,那说明这个事情很重要。”
“是的,发现其他部落的踪迹,这就意味着我们可能很快就能跟他们接触了,”石岩也赞同地说着,“族长常说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
各个部落间的联系,以前可是要花上十几天甚至一个月才行的,但有了道路——尤其是经过几次重修后,能够通行的车辆也从独轮车到架子车,再到畜力拉的驴车、牛车直到马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交通的方便可不仅仅是方便族人们的沟通,更重要的是物资、工具都可以沿着这些路快速地移动,以往要很久才能走一趟,现在只要3、4天的时间,就能骑马从水部落到熊部落。
“那个地方差不多在我们的东北方向,那处沼泽附近,”水草指了指挂在墙上的兽皮地图,“这里就是通往东北方的通道,我的计划是,先修到这里。”
“人手够吗?还有工具和材料,这些我们都没有准备多少?”另一个队长表示了担忧,“这一条路差不多有个5里多,要是修成能够通行马车牛车的道路,所需要的石头就得花很多时间开采。”
“石头还好,旁边的山上就有不少,我们盖围墙打地基的石头都是从那里拿来的,”石灰托着下巴,一根胡须快被他给捻断,“就是工具怕是有些不够啊。”
修路所需的铁锹、铁镐以及一些夯实的工具,让这些没用过铁器的人大呼惊喜,但好虽好,数量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