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大的地方主要就是用来给这些牲口提供临时避风的场所,以及在冬天的时候,让它们有个遮风挡雪的地方。
芦苇原面积很大,水草丰茂,除了冬天以外,不需要像在部落那样,从外面收集野草回来喂它们,这节省了很多族人们时间。
规划中,平时在这里驻守着规模在20-30名族人的队伍,用来驱赶闯入其中的野狼、虎豹这些猛兽,尽可能地保护部落的财产。
从春天到深秋,这里也会是族人们练习骑术的地方。
既然有这么多的马,那部落的骑手规模就要扩大,至少大部分族人都得接受骑术的训练——不仅仅是为了赶路,也是为了在以后可能存在的部落冲突中占尽先机。
骑马的速度要比骑驴子高上很多,这已经是所有族人的共识,要不是现在部落各种工作比较繁忙,从这个月开始,每个月都会有一批30人左右的族人,来这里学习如何骑马,如何喂马,以及如何照顾马匹。
丰收大道两边有不少今年夏天播撒上去的苜蓿草,每过上半个月左右,就会有族人到这里来收割,就摊开在路上晾晒,
而且这30人每天还要骑着马练习骑术、弓箭等,每个月还要将周围种植的苜蓿草给收割一些晒干,囤积在院子里的草棚里,等待冬天时使用。
在后世大规模储存青草饲料的方法中,可以分为青储和青贮两种方式:青贮,是指将新鲜的农作物或饲草,在高湿度下进行压实、密封和发酵处理,形成乳酸发酵产物以便长期保存和使用的过程。青储,是指将新鲜的农作物或饲草进行干燥和储存的过程,以便在不适宜生长的季节供应给畜禽食用的过程。
虽然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但青贮和青储,都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新鲜的农作物或饲草转化为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料。
苜宿草的含水量并不高,大概在40%-60%之间,稍加处理就能当做半干贮饲料。冬季没有新嫩野草的时候,是非常适合牲口食用的饲料。如果再加上一些豆类比如豆粕或者粟籽草籽等,营养甚至不比青草低。
芦苇坡这里,族人住宿的地方刚刚修好,第一批入驻的族人就已经到达了这里。
目前暂定是一个月一轮换,对于熊二这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