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僧问道:“收什么药啊?”行者说:“凡是有人送药给我,你们就照单全收,等我回来再用。”二人答应了下来,暂且不表。 就这样,行者和众多官员没过多久就来到了皇宫。众大臣先进去奏报国王。
国王高高卷起珠帘,瞪大了龙睛凤目,张开金口,用御言问道:“哪一位是神僧孙长老啊?”行者向前迈了一步,大声说道:“老孙就是!”
国王听到这凶狠的声音,又看到行者长相奇特,顿时吓得浑身发抖,直接从龙床上跌了下去。慌得那些女官和太监们,急忙把国王扶进宫中,国王喊道:“吓死寡人了!”众官员都责怪行者道:“你这和尚怎么如此粗鲁、不懂礼数!怎么敢擅自揭榜!”
行者听了众人的指责,笑着说道:“各位可错怪我了。要是都像你们这样对待病人,你们国王的病,就算过一千年也治不好。”众大臣疑惑地问:“人生能有多少寿命,就算病一千年又怎么会治不好呢?”行者解释道:“他现在是个生病的君主,要是死了就是个病鬼,就算再转世还是个病人,这样下去难道不是一千年也治不好吗?”众大臣生气地说:“你这和尚,太不懂礼数了!怎么敢如此满嘴胡言乱语!”行者笑着说:“我可没胡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们且听我细细说来: 医道中的道理和方法极其微妙玄奥,关键在于心中要有灵活变通的思路。 望、闻、问、切这四件事,缺少任何一项,诊断就不完整: 首先是望,观察病人的神色,看气色是润泽还是干枯,身体是胖还是瘦,起居睡眠的状态如何; 其次是闻,听病人声音的清晰与浑浊,留意他说话是神志清醒还是胡言乱语; 第三是问,询问病人患病已经几天了,饮食情况怎么样,大小便又如何; 最后是切脉,通过脉象明确经络的状况,判断病症是浮是沉,在表还是在里。 如果我不通过望、闻、问、切这些步骤,你们国王这辈子都别想安然痊愈。”
在两班文武大臣之中,有太医院的官员,一听行者这番话,便对众人称赞道:“这和尚说得确实有道理。就算是神仙看病,也得经过望、闻、问、切这几个步骤,这才符合医术的精妙之处啊。”众官员听了这话,让身边的近侍去传奏国王:“长老说要用望、闻、问、切的方法,才能诊断病情并用药。”
那国王躺在龙床上,连连喊道:“叫他走吧!寡人不想见到陌生人的脸!”近侍出宫对行者说:“和尚,我王有旨,让你离开,他不想见到陌生人。”行者说:“要是不想见生人,我会悬丝诊脉。”
众官员暗自高兴,说道:“悬丝诊脉,我们只是听说过,从来没亲眼见过。再去奏报国王。”那近侍又进宫奏道:“主公,孙长老说不用见您的面,他会悬丝诊脉。”国王心里琢磨着:“寡人病了三年,还没试过这种方法,宣他进来吧。”近侍赶忙传旨:“主公已经准许你悬丝诊脉,快宣孙长老进宫诊断。”
行者于是登上了宝殿。唐僧迎上前去,骂道:“你这泼猴,可把我害惨了!”行者却笑着说:“好师父,我这是给你长脸,你怎么反倒说我害你呢?”三藏大声呵斥道:“你跟着我这几年,什么时候见你医好过谁?你连药性都不了解,医书也没读过,怎么就这么大胆,闯下这么大的祸!”行者笑嘻嘻地说:“师父,原来您不了解情况。
我有几个民间流传的偏方,能治大病,保证能把他的病治好就行。就算真把人医死了,也不过是被定个庸医杀人的罪名,又不会判死刑,您怕什么呀!别担心,别担心,您先坐下,看我怎么用脉象诊断病情。” 长老又说:“你什么时候看过《素问》《难经》《本草》《脉诀》这些医书呀,知道它们里面是什么内容,又怎么注解的吗?
就这么胡乱吹嘘,还说什么会悬丝诊脉!”行者笑着回答:“我身上可有金线,您没瞧见罢了。”说着,他伸出手,从尾巴上拔下三根毫毛,捻成一把,嘴里喊了声:“变!”
这三根毫毛立刻变成了三条丝线,每条丝线都有二丈四尺长,正合二十四节气,他把丝线托在手中,对唐僧说:“您看,这可不是我的金线嘛!”旁边的近侍宦官赶忙说道:“长老先别争论了,请进宫去给陛下诊断病情吧。”
行者告别唐僧,跟着近侍走进宫中去给国王看病。正所谓:心有秘方能治国,内藏妙诀注长生。到底这一去,行者能看出国王得的什么病,又会用什么药来治疗呢?想要知道详情,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