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内容方面,乡村学校的课程设置单一,无法满足孩子们的多元化需求。叶立航和吴林决定引入一些特色课程,如艺术、音乐、编程等。
但这些课程需要专业的老师和教材,他们又开始四处寻找资源。吴林联系了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希望能得到免费的课程支持。叶立航则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教材和教案,自己先学习,然后再教给老师。
然而,新的课程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阻力。家长们认为这些课程对孩子的升学没有直接帮助,不愿意让孩子参加。
叶立航和吴林决定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们解释这些课程对孩子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但有些家长根本不参加家长会,认为他们是在浪费时间。
他们没有气馁,一家一家地去拜访家长,耐心地和他们沟通。终于,部分家长被他们的真诚所打动,同意让孩子尝试这些新课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叶立航和吴林的努力初见成效,学校的教育质量有了一定的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但他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乡村教育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叶立航和吴林在乡村教育的改革之路上艰难前行,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但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
他们发现,尽管新的教学设备已经投入使用,但由于缺乏专业的维护人员和足够的备用零件,设备的故障率逐渐升高。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往往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修复,这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叶立航和吴林决定在学校里培养一批学生作为设备维护的小助手。他们利用课余时间,给这些学生讲解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简单的维修技巧。然而,孩子们的知识储备有限,能够处理的问题也只是一些小毛病。
吴林尝试联系设备生产厂家,希望他们能定期派技术人员来学校进行维护和培训,但厂家以距离远、成本高为由拒绝了。叶立航则通过网络寻找相关的维修教程和视频,自己学习并尝试解决一些复杂的故障,但这也只是权宜之计。
在师资方面,尽管有一些志愿者前来支教,但他们的流动性太大,教学的连续性无法保证。而且,由于乡村学校的条件艰苦,很难吸引到有经验、高水平的长期任教教师。
小主,
叶立航和吴林决定提高本地教师的教学水平,他们组织教师参加线上的培训课程和教学研讨会。但由于网络信号不稳定,很多时候老师们无法完整地参与课程,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吴林亲自到城里的学校,邀请优秀的教师来村里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和交流。但城里的教师工作繁忙,能够抽出的时间非常有限。
为了留住现有的教师,叶立航和吴林努力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他们争取到了一些资金,为教师宿舍安装了空调和热水器。但学校的位置偏远,教师们的业余生活依然单调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