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瓜架冤情,冤魂索命证清白

杜氏一听,顿时老泪纵横,又哭又骂:“客人啊,你不知道,我儿死得好惨啊,官府不分青红皂白,冤枉了我那贤惠的儿媳,实在是天大的冤屈啊!”

巡抚大人又问:“老人家,您怎么知道儿媳是被冤枉的呢?”

杜氏泣不成声地说道:“客人啊,我与儿媳虽说是婆媳,可情分却如同亲生母女一般,她每日守在我身边,有没有私情我怎么会不清楚?本指望巡抚大人能为我儿伸冤,谁知道他也和那糊涂县令一样,让我儿媳蒙冤受屈。若不是我这把老骨头眼睛又瞎了,定要去京城告御状!”

巡抚大人再问:“听闻林氏与赵五郎私通,这赵五郎是何人?”

杜氏抹了一把眼泪,说道:“他是我的亲人,与我儿是堂兄弟,待我就像亲娘一样。我儿出门,常托他照料家里,他从来没有过一丝马虎,我们婆媳都感激不尽。可怜如今,反倒害了他,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巡抚大人长叹一声,详细询问当日吃鸭的种种细节,诸如杀鸭的地方、煮熟的地点、用餐的场所等等,杜氏一一如实作答。

巡抚大人反复琢磨、推敲,发觉吃鸭的地方似乎有些不对劲。他当即命人买来一只鸭,煮熟后放在一处老旧的瓜架下。

巡抚大人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眼神敏锐,片刻后,发现鸭块热气腾腾之际,瓜架上有一条极细的白丝飘落,悄无声息地落入碗中,若不仔细查看,根本难以察觉。

巡抚大人心中一动,又买来一只兔子,喂以那碗中的鸭肉,兔子吃下不久,便抽搐了几下,中毒身亡。

巡抚大人心中有了主意,赶忙对杜氏说:“老人家,您儿媳的冤屈,我一定能帮她洗刷干净,您且安心等着消息。”

杜氏虽然不明白其中缘由,但还是合手称谢。巡抚大人带着剩下的鸭肉返回衙门,召集所有官员,详述了在杜氏家的所见所闻。

众人面面相觑,脸上露出怀疑之色。巡抚大人见状,命人牵来一条羊,将鸭肉喂给它,羊吃后没多久,口吐白沫,倒地而亡。这下众人都相信了,却又疑惑鸭肉怎么会有毒。

巡抚大人神情凝重地说道:“我将鸭肉放在瓜架下时,发现一条白丝落入碗中,想来那便是关键所在。咱们这就去搜一搜,一定能真相大白。”

众人来到杜氏家,一番仔细搜寻,在瓜架上发现一条足有三寸多长的大蜈蚣,那落下的白丝,正是蜈蚣口中吐出的毒液。

至此,真相终于大白。原来,那日一家三口将煮熟的鸭盛了三碗,放在瓜架下准备享用。因鸭块尚热,便先搁在地上晾凉。

赵勤远那碗鸭块热气上冲,惊扰了架上的蜈蚣,蜈蚣受惊吐出毒液,而这毒液含有剧毒,恰好落入碗中,赵勤远吃下,故而中毒身亡。杜氏与林氏的碗未沾毒液,自然平安无事。

真相大白后,县令受到了严厉的惩处,不仅被革职查办,还被罚了数年的俸禄,这些钱全部用来赡养赵勤远的母亲。

巡抚大人上表朝廷,追封林氏为贤德贞妇,赵五郎无罪释放,并给予官府补偿,认定他为义士。杜氏此后由官府悉心照料,直到寿终正寝。

唉,倘若当初幕僚不沉迷于诗书,能认真对待巡抚大人的询问,林氏或许就不会含冤而死,这案子也能早日水落石出。

为官者,当以此为戒,处理事务务必谨慎小心,不经意间的几句话,或许就会决定他人的生死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