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至槐县路遇董小五 盼先生等来甄士隐

“小孩儿,知不知县衙怎么去。”

张五郎朝几个孩子问了一句。

将军队伍领头的孩子听到问声,朝他们跑了过来,边跑还边回头冲“反贼”那一队嚷嚷了句,“等将军回来杀你”。

“官爷,你们跟我来!”孩子毫不认生,熟络地同他们打招呼,还说他叫“董小五”。

张五郎闻言笑道,“倒跟我是一个排行。”

英莲细细打量董小五,他晒得黝黑发亮,不知是不是方才打闹过的缘故,头发乱蓬蓬的。一双眼睛大而明亮,看着他们滴溜溜地转,好不机灵的模样。

穿着一身沾着泥沙的粗布衣裳,袖子挽得老高,光着脚丫子,脖子上挂着一条用贝壳串成的项链。

董小五带着他们往县衙走,英莲总觉得不知在何处见到了董小五。

细细想来,那孩子王的模样,不是活脱脱就是施益丰小时候的样子?

不觉莞尔。

走在英莲身旁的施益丰不知她笑什么,只是对这个地方的印象不坏。

孩子的言行都是大人教的,孩子对他们热络有礼,方才与戴着枷锁的甄士隐打招呼时都没有露出旁的情绪来,足以说明当地人对流放犯人的态度。

“你们谁是先生?”董小五边走边冲他们问。

众人不知何意,也不便回答。

“吴大叔说了,我们很快就有书念了,先生就这几天到。”

张五郎又细细问了几句,推测董小五问的应当是甄士隐。

早听说槐县对流放人员中的儒生最为客气。

因着此县地处偏僻,难有读书人,这里的孩子自然也没人教习念书。

不知从哪个县令开始,就让流放到槐县的读书人开设学堂,给当地的孩儿教书,倒也考出过几个举人。

是以当地人对读书人越发恭敬。

那个董小五是个话痨,不待旁人说什么,自己就竹筒倒豆子似的全都说了。

“我们这的先生都回家去一年多了,偏偏等到我念书的时候就没先生了。吴大叔说,读书人很少能流放到我们这么远,让我等着,迟早有先生来。”

“我等啊等,就想赶紧有先生犯个大案,这不你们就来了。”

说得好像是他盼着世上读书人犯罪一般,让人又好气又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