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抬眸看向副使,目光锐利如鹰。
“既答应了,便要一诺千金。
退兵时限、互市细则、进贡规格、人质抵达时间,这些都需在三日内拟定详细条款,双方签字画押,方能生效。”
副使连连点头,应道。
“是,我定会尽快回禀,全力配合。”
说罢,便匆匆退下,准备回禀主使。
待副使离去,礼部众人仍沉浸在震惊之中。
年轻官员兴奋地嚷嚷。
“没想到,达延汗部竟真的答应了!这下边境终于能太平了!”
李源却摇头,神色忧虑。
“事情太过顺利,我总觉得不安。徐大人,咱们还得做好万全准备。”
徐志道神色冷峻,沉声道。
“不可掉以轻心。
传令边境守军,在和谈条款正式签订前,加强戒备,以防达延汗部狗急跳墙。
同时,安排礼部精干官员,与对方拟定细则,每一条都要反复斟酌,不能留下任何漏洞。”
众人领命,迅速行动起来。
三日后,双方在鸿胪寺正式会面,就各项条款展开激烈讨论。
大明官员据理力争,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力求保障国家利益。
经过整整一天的磋商,终于敲定所有细则,双方签字画押,和谈协议正式生效。
然而,徐志道心中的忧虑并未消散。
因为,达延汗部的主使一直都未曾露面。
和谈协议生效后,鸿胪寺内的气氛却并未因此轻松多少。
尽管众人都在为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而庆幸,可徐志道的眉头始终紧紧皱着,达延汗部主使自始至终的神秘缺席,就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
“徐大人,这和谈都成了,您还在忧心什么呢?”
那位年轻的礼部官员凑过来,一脸不解地问道。
徐志道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望向窗外,远处的京城街道车水马龙,一片繁华,可他却丝毫感受不到喜悦。
“主使不露面,这和谈协议便如空中楼阁,看似稳固,实则暗藏危机。
达延汗部行事向来诡谲,我担心他们在暗中谋划着什么。”
礼部官员上前一步,宽慰道。
“徐公子,不必如此忧心,两日后陛下邀请达延汗部,他们主使必定会露面。
到时候,咱们当面锣对面鼓,把事情都敲定,也好彻底消除疑虑。”
徐志道微微点头,神色却依旧凝重。
“但愿如此。此次陛下宴请,事关重大,切不可有任何差池。
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周全准备,以防达延汗部借机生事。”
随后几日,礼部众人忙得不可开交,精心筹备着宴会的各项事宜。
从宴会场地的布置,到菜品酒水的安排,再到安保人员的部署,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斟酌。
宴会当日,鸿胪寺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庄重的气氛。
大明的文武百官早早到场,分列两旁。达延汗部的使者队伍也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步入。
徐志道目光紧紧盯着队伍,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当队伍行至近前,却仍不见主使的身影,他的心瞬间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