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酿成大祸

“徐叔,你这粉碎房一年能赚多少?”有人问他。

“四五百块吧。”他回答道,这个收入在八十年代的当地已经算不错的了。

农民年收入普遍不到两百块,渔民虽然稍好些,但平均下来也就四五百元。

不过,这份工作有个大问题:环境差。粉碎时,整个屋子都弥漫着灰尘,长期这样干下去,迟早会得尘肺病。

那人接着说:“想不想找份既干净又赚钱的工作呢?”

“想是想,可有用吗?”徐修怀疑地问。

“咱们聊聊湖边建虾圈的事儿吧。六仗沟这儿滩涂平缓、面积大,是建虾圈的理想地点,成本低,效益高。”

徐修还是不明白这跟自己有啥关系。

“你看,建虾圈需要大量石料,这些石头要从石场用拖拉机运过来。我们这儿会变成主要通道,到时候会有许多超载的拖拉机经过你的店门前。”

“然后呢?”徐修追问。

“这些超载的车容易出故障,比如电焊维修、补胎等需求会大大增加。你可以开个修理铺,专门服务这些拖拉机司机。”

徐修眼前一亮,“你是说我可以做电焊?”

“对,而且不只是电焊,还有补胎、喷漆等业务。学会了这些技能,一年几千块不是梦。”

徐修心动了,但又担心自己不会技术。“我不会补胎啊!”

“可以学嘛,火补技术不难,其它步骤和修自行车轮胎差不多。买些材料,找几条旧轮胎练手,很快就能上手。”

徐修想了想,骑过几年自行车的人都知道怎么修内胎,大车轮胎也差不多,只是操作上略有不同。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试试呢?

徐修觉得陈汉良的建议很有价值。

“我在这儿修车不行吗?”他问道。

陈汉良解释道:“如果六仗沟附近只有你一家修理部,那当然可以。但如果有竞争对手出现,你觉得司机们还会愿意多走两里路来这儿修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