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次,张晚晴对一首诗的理解感到困惑,她的父亲耐心地为她解释,从诗的背景到诗人的情感,再到每一个字的韵味。他的声音温和而有力,如同春风拂过心田。
“诗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它是诗人情感的流露,是时代的缩影。”张教授边说边拿起书,指着其中的一行诗,“你看这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它不仅仅是写景,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张晚晴听得入神,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父亲的敬仰和对知识的渴望。她的内心充满了感慨:“父亲的话,总能让我看到文字背后更广阔的世界。”
张教授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他还经常带着张晚晴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讲座。他希望女儿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学术资源,开阔视野。
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张晚晴聆听了来自各地的学者对古代文学的解读和讨论。她被这些新颖的观点和深刻的见解所吸引。“这些学者,就像是一座座知识的宝库,他们的每一句话都能启发我的思考。”
张晚晴开始尝试着发表自己的观点,她的声音虽然还有些稚嫩,但她的观点却得到了与会学者的认可。她的父亲看着她,眼中充满了欣慰和骄傲。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晚晴逐渐长大,她的父亲也渐渐老去。但不变的是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张晚晴知道,无论她走到哪里,父亲的影响将永远伴随着她。
“父亲不仅是我的亲人,更是我的导师,他教会了我如何去学习,如何去生活。”
在报考大学时,张晚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父亲所在的中文系,并且年年都是优秀学生,拿奖学金。快毕业时,她参加了报社的招聘考试,并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报社。至于第一名是谁?后面的故事,他便会出场。
正当全家为她高兴之时,有一天她突然从楼梯上摔下去,昏迷了。等她醒来,就是第一章的故事情节了。那个来自唐朝的苏家三小姐,穿越到了张晚晴的身上。此刻的她,有着原宿主的记忆,也有古代苏家三小姐的记忆,但更多的是张晚晴的记忆。但无论她记得多少有关张晚晴的事,她完全不记得现代工具的使用,比如电脑、手机等等,她就像个有着现代容貌的古代人,对现在的一切都熟悉而又陌生,都要从头学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