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高俅兵败

宗泽闻言,心中松了一口气。他和武植乃是生死之交,即便武植要反叛大宋,他也定会相随,所以并不在意武植实行兵谏。只是如今并非恰当之时,刚刚也不过是出言相劝而已。

得到武植的命令后,他走进枢密院内的办公之所,写好信笺,招来亲卫,吩咐他们将两封命令迅速传往河东与陕西。

而在皇宫之中的赵佶,这两日过得那叫一个无比舒心惬意。自从他将曾布罢相之后,朝中大臣再也无人敢对他所推行的政令提出异议。

他不仅欣然采纳了蔡京提议的富商税,在汴京城中轻轻松松便收获了几百万贯钱财;而且还旧事重提,重新提出加重江南地区的赋税,把如今被叛军占据的两浙路的赋税,平摊到淮南西路、淮南东路、江南东路和江南北路这四路之中。

可如今江南方腊叛乱还未平息,当听闻赵佶再次向江南加重税赋的政令,群臣即便起初再漠然,但为保住统治阶级的利益,也纷纷进言反对。

不过现在没了曾布这位三朝老臣的威慑,赵佶完全不把群臣的劝解当回事,直接越过三省六部,向江南各路的转运使下达了谕令,群臣虽然恼怒,却也毫无他法。

三天后,此时垂拱殿内,此时赵佶神情兴奋。他刚刚收到高俅发来的奏报,奏报中称,高俅率领朝廷大军已与那叛军交战一场,斩敌十万,还明言很快便能将两浙路的叛乱平息。

望着下首神色各异的群臣,赵佶面露嘲讽之色说道:“诸位爱卿,当初你们皆不看好高爱卿的领兵之才,如今事实就摆在眼前,与那叛军交战,一战斩获十万敌军,此乃大胜,诸位还有何话可说?”

赵佶俯视着下方沉默不语的群臣,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无趣之感。他侧过头,对着身旁的内侍吩咐道:“传朕旨意,高俅忠心耿耿,一心为国,特赐封其为渤海郡侯,另赏任淮南节度使一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封赏完毕,赵佶还略有深意地望了武植一眼,开口说道:“武爱卿,虽你战功赫赫,可这高爱卿也不差嘛。”

武植闻此言语,脸色依旧,面无表情,拱手抱拳道:“微臣恭喜官家,贺喜官家获此大胜,只盼高大人能够尽快平灭叛军。”

自从方腊在江南之地发动暴乱,率领摩尼教起义以来,武植便从西北之地抽调了 1000 名锦衣卫进入江南,收集方腊义军的情报。

对于高俅与叛军交战便大获全胜的消息,他得知的时间比赵佶更早。而且他深知,此时的叛军虽说遭遇大败,但其根基并未动摇,战斗力依旧强劲,高俅想要率军迅速平定方腊的义军,根本没有可能。

但看着赵佶满脸兴奋的样子,武植并未多说什么。如今官家对他已不似从前那般信任,自己又何必去自找麻烦呢?

当下的赵佶并不清楚,接下来江南地区局势的发展会让他的所作所为追悔不已。

江宁府一役,高俅率军将方腊打得大败。之后,他返回城中进行休整,紧接着便马不停蹄地率领军队奔赴两浙路的润州城下。